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幼儿告状反映的心理活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能力的发展有哪些?
  2. 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 儿子经常在学校欺负同学,老师几次打电话告状,我需要送礼吗?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能力发展有哪些?

幼儿到5岁以后,1、活泼好动

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他人合作。(这就要求家长要尽量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以满足孩子的这一特点。)

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幼儿告状反映的心理活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辨别是非能力增强

中班幼儿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咬人、***现象比小班时明显减少。中班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还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当看见别人的不良现象时,爱向父母老师告状。(这就要求家长一定给孩子具体的道德准则,树立道德榜样,做到帮助孩子分辨是非)

3、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幼儿告状反映的心理活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问孩子“4与2相比谁多谁少?”有些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但如果问“4个苹果与2个苹果相比谁多谁少?”则会回答4个苹果多。这是因为4和2这两个数字是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而4个苹果和2个苹果,则变得具体形象了。如果问:“2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多少?”孩子会说不知道。但是当你问“2个苹果再添上2个苹果是多少时,孩子一定说是4个苹果”。(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计算课程的特点,不能直接就给孩子上几加几等于几,有家长经常有这样的问题一你们不教加减法吗?我们的回答是教但不是现在。这会儿您明白了吗?因为我们的课程一定要遵循幼儿园不同心理年龄发展特征来制定的)

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墨森认为,社会化儿童学习社会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形式: ①自我认识,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我”字的掌握; ②自我情感体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等等,比如3岁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常要求自己独立干一些事情。 ③自我控制与调节 ④自我管理

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幼儿告状反映的心理活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社会认知的发展。表现形式: 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3、社会行为的发展。表现形式: 亲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合作、共享、谦让等行为。 攻击性行为,包括言语和身体侵犯。 社会退缩行为,撒谎行为,嬉戏行为,告状行为等等 这些社会行为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4、 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表现形式: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克服困难、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等。

5、 社会情绪情感的发展。表现形式: 依恋感,同情心,责任感,羞愧感以及各种情绪的表达和控制。各种情绪包括高兴、生气、伤心等。

6、 道德品质的发展。表现形式: 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儿子经常在学校欺负同学,老师几次打电话告状,我需要送礼吗?

你这么一问就能看出你的人品,***的主要原因就是你们这类人造成的,为了自身利益靠送礼买通贪官买通老师,维护你们这类阴暗之人不正当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光明的前程,你儿子欺负同学是父母的人品问题,要在自身找问题,是父母娇生惯养所造成,是父母平时的为人处事霸道习惯了所造成,孩子欺负同学是平时跟父母学到的本领,要想改变首先父母必须改变,再加上严加管教儿子,有多少孩子由于父母的娇惯毁掉了孩子的一生,这种血的教训还少吗,如果你靠送礼会造成你的儿子更加霸道的去欺负同学,社会的不公就是你们这类阴暗素质的人所造成,我只想说全社会必须改变请客送礼的歪风邪气,只有正大光明的去处理一切问题,未来社会才是最美好的,最后一句话请你严格要求你的儿子,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幼儿告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