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鲁迅家庭教育儿童教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鲁迅谈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猖会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2. 五猖会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教育观?
  3.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否写错了?你怎么理解?

五猖会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猖会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教育观

鲁迅先生的教育观是幼者本位,尊“天性”、贵“自然”、反对扭曲和残害。

所以,我们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天性要保护,要支持,更需要引导和必要的强制。如果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请你抽出些许时间;如果孩子需要的是规矩,请拿出你强硬的一面。孩子在家里犯了错,得到的是纵容,踏入社会以后收获的就是惩罚,***的惩罚。

特别声明

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否写错了?你怎么理解?

鲁迅先生当然知道典故的出处,不会写错的。鲁迅先生是借疯子口说’齐桓公是桀纣一样的暴君’。而齐桓公在中国古代君王中,算不上一个坏人。

易牙献子让齐桓公食用,以此献媚;齐桓公心安理得吃人肉,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的罪恶写照。也是鲁迅先生的’呐喊’、警世。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的口,说了一句话:“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

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知道,在历史记载中,易牙是蒸了他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并不是给桀纣吃。很显然,狂人说的这句话错了。可是,从鲁迅写出这个名篇到现在,从未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专家学者们对《狂人日记》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也没人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错误。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先来聊聊易牙蒸儿子给齐桓公吃这件事。

易牙本身是齐桓公的一个厨师。这个厨师非常有名,他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烹饪。现在有很多种名菜,据说都是易牙传下来的。

易牙在美食文化中,最大的贡献,还不是发明菜谱,而是他会调味。古代的调味品非常有限,更没有味精这样的东西。但是,易牙却能够通过自己反复的实践,进行各种食材的祝贺,把味道调到最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鲜”字,传说就是易牙把羊肉藏在鱼肚中,做出的一道鲜美可口的菜。

易牙因为他曾在美食文化中做出过杰出贡献,在历史上被奉为厨师的鼻祖。

齐桓公也因为有易牙这样一位好厨师,因此口味越来越刁。有一次,他竟然感叹说,什么都吃过了,可惜没有尝过人肉是什么味道。

结果第二天,易牙就给他端来一小鼎肉汤请他喝。齐桓公觉得这个肉汤味道鲜美无比,就问易牙是什么做的?易牙马上跪在地上,哭着对齐桓公说,是用自己4岁的儿子的肉做的。齐桓公当时非常感动,觉得易牙能够杀掉自己儿子做汤给他喝,是对自己太好了。

所以,等到管仲年迈,齐桓公想另找一个接班人的时候,就问管仲,让易牙当管仲的接班人行不行?

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说,这也太离谱了吧,厨师怎么可能当宰相!其实也并不离谱。因为实际上在古代,宰相就是君王的家臣,给君王管家的。“宰”字本来就是分肉的意思。也就是说,厨师把肉煮熟以后,就由宰相来分配。显然,宰相和厨师干的是同一件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鲁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