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课程教育方法要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幼儿园课程教育方法要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兴趣性,要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不能使你觉得有必要的内容,要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
2.因人而异。每个班级的孩子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班级幼儿的现有能力水平来选择教育活动内容,过难过易都不利。
3.探究性。是需要孩子能够去发现去探索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应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应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1.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多层面面的运作过程,包括显著性课程、理想课程、潜在课程和隐性课程,显著性课程是指幼儿园在实际中实行的有目的。
2.隐性课程所蕴涵的教育观、儿童观、知识观、学习与发展观等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取向,并制约着整个课程的运作。
3.没有理想课程则教育过程无统整和方向,流于杂乱县城支离破碎,没有显著性课程则原则和计划变得好高骛远不能实现,没有潜在课程则课程变成一个愚人天堂,只有学习活动,而没有人在接受教育。
4.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
1、追随新编教材,常换常新,教师无所适从。一个幼儿园往往同时用好几套教材,教材经常更换,教师也跟着教材团团转。如此下来,教师只能永远跟着教材走,而不能真正领悟到教材所蕴含的课程实质。
2、幼儿园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以往的分科教学,在活动中只需要完成该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即可,但综合性课程推广以来,课程目标要从多个维度去实现,因此其难度也就有所加大,需要教师具有综合的素养和能力。习惯于分科教学的老师在开展综合性课程时,容易将不同领域的内容生拼硬凑在一起,从而失去整合的意义。
3、课程实施者即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超过了儿童。老师对课程具有绝对的掌控权,教师往往决定着孩子学什么玩什么,在课程方面,孩子很少有自***。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多元化自主化,强调课程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以满足儿童的目的为需要。
4、教学与游戏之间的矛盾加剧。在教育理念上,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认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应该是游戏。然而,一些教师在操作层面上泛化了游戏,将由教师发起的、有目的有***的活动都称作为游戏,模糊了儿童自己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设的活动之间的界限,结果使“儿童游戏”变成了“游戏儿童”,这样不仅难以获得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也难以获得教学活动应有的教育价值。
5、过于追求园本课程的开发,盲目跟风,园本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得不到保障。幼儿园作为课程的实施场所,对于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幼儿的具有最好的发言权,然而这并不代表每个幼儿园都具备开发园本课程的水平和能力,一味追求开发新课程,可能会使园本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尽管近年来幼儿园师资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开发课程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即使是水平较高的教师和园长,也不能轻易开发和把握好课程。
6、课程评价依然重结果轻过程。
虽然新课改认为课程评价应该一改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多进行过程性评价,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们还是更多的去关注教育目标的完成度,如孩子是不是已经掌握了5以内的点数,是不是能够完整地说出一段故事,是不是能够连续拍10个球等,而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其实,在幼儿教育中,只要孩子与以前相比有所进步,我们就应该予以鼓励,不应该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孩子,对孩子的评价也应该以过程性的评价为主,鼓励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课程教育方法要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课程教育方法要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