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 性别概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 性别概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自己就是一名学心理学的家长,到底是应该照着教科书育儿呢,还是以自然的方式教育孩子呢?我也纠结过。现在我的孩子和我非常亲密,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会告诉我,连老师都会经常找我打探打探班里的事情和孩子们的想法。
我和我的孩子有时也会由于观点不合而产生矛盾。但是不管多大的分歧,我们很快能够和好。也许在观点上仍然没有统一,但是从情绪上我们可以很快恢复。因为我们彼此都知道,这些问题是“我们家自己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面对解决。
许多时候他第一反应是和我说“不”,情绪平静下来后我笑嘻嘻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说“不”呢?他也笑嘻嘻地回答:在我没弄清楚之前,说“不”是最安全的回答。你瞧,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模样,在他这个年龄,他就是这么考虑问题的。如果你着急,那就是你输了!
发展心理学方面的教科书上可以让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到孩子在各个时期成长的特点,比如依恋、叛逆、说谎等原因的形成,这能够帮助我们立足于孩子的发展规律上来看问题,而不是站在一个三十四岁的年纪,发愁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会这样。例如,他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他怎么总是回避困难呢,等等。
书上的这些规律是心理学家们观察统计出来的,不是每个孩子必然都会出现。那些焦虑的家长,总会等候着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的出现,然后“照方抓药”。这样你就相当于认定了问题一定会出现,然后孩子就会在你的预期中,活出你“预期”的样子,真的出现这样的行为。
“去问题化”是一个减轻焦虑的好办法,既然有些问题是有规律的,它该出现就一定会出现,那么你就不必真的把它当成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书上和学校里,都是实施孩子发展规律共性的部分。对于老师、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来说,这是工作。工作就意味着需要标准化、批量化地解决问题——在某个年龄段该学什么、该培养什么,对这个年龄所有孩子都是同质化的理念。
家里最需要的,是实施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灵魂有趣的孩子,而且这样他才会真正意识到他是“你的”孩子,他会有他自己的特点,也能够更好地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事物。
感谢邀请。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这个阶段婴儿主要依靠自己的动作去感知这个世界,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比如在0-1岁期间,我们发现婴儿都很喜欢用嘴巴咬各种东西,无论那是不是能吃的,这是婴儿在用嘴巴感知这个世界。很多家长会觉得那东西多脏啊,不能吃,认为地阻断这个“嘴巴探索”的过程,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在这个阶段未完成的事项会在今后成长的其他阶段表现出来,家长们可以把婴儿能接触到的东西卫生清理干净,保证环境安全,尽情让孩子去探索就可以。那么1岁以后呢会开始走路,用手去接触感知环境,无论是什么东西都很喜欢摸一摸,看一看;
2、前思维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可以将感知运动内化为表象,利用心理符号进行思维;通过语言、想象、模仿等方式去发展自己的思维,比如我们发现2岁以后的
宝宝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而且很会模仿,模仿事物的速度非常快,这个阶段的小孩子们喜欢玩过家家,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去建构自己的世界,去认知这个世界的规则。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仍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还没有恒常性的概念,比如说东西拿开了,他会觉得消失了没有了,而不会觉得这个东西仍然在;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理解一些因果关系的逻辑,会抽象推理,但是这个依然建立在具体的事物上,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对事物有了恒常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能够区分现实性和可能性。会在闹钟想象一件事的计划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基于理想与现实,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开始适应成人社会的规则。
最后,我有一位老师曾跟我说过一句话,养育孩子最悲哀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却要拿着教科书去养育他。
我们可以参考,但是别忘了最重要的那个因素是眼前活生生的那个人。
心理学上是把少年和儿童分开说的,3到六七岁为幼儿期,六七岁到十二三岁为童年期。
幼儿期[_a***_]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的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的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2到3岁,提问以是什么为主,4到5岁以后就变成为什么为主。幼儿想象力丰富。创造想象具有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幼儿的创造想象指向未来。
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认同的对象,主要是具有较高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能力,聪明健壮,漂亮的人。
3到4岁幼儿会进入第一逆反期。逆反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幼儿逆反主要是要求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学习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会学习是小学儿童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童年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到10岁。4到7岁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主要表现为认知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认知世界。八岁左右儿童脱自我中心化,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期。
儿童自我意识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为重要。同伴的交往,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诉求。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都有哪些?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心里是一张白纸。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幼儿园老师同学在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依赖于这样的环境。这个环境好,孩子成长的就健康,这个环境不好,孩子从长得就不健康。
心理发展历程:
【好奇】↣【试探】↣【收到反馈】↣【再试探】↣【再收到反馈】↣……↣【形成心理认知】
孩子形成了心理认知是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是记忆性的!
比如,
孩子尝试着让妈妈抱一抱,如果妈妈拒绝一次两次三次。这孩子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认知,妈妈不抱我或妈妈不爱我!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特征表现为从渐进的量变到跳跃的质变,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按照学派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6岁为前运算阶段,6-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2-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柏曼。柏曼主张以内分泌作为划分的标准,将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松果腺期(童年)、性腺期(青年)、内分泌全盛期(成年)、内分泌缺乏期(老年)。
第三,按照情欲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佛洛依德认为,按照力比多主要投放的身体部位,儿童发展可以分为:0-1岁口唇期、1-3岁***期、3-6岁前***期、6-15岁潜伏期,15岁之后为生殖期。
第四,以人格特征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艾里克森。其将心理发展分为:0-1岁信任对怀疑,1-3岁自主对羞愧,3-5岁主动对内疚,5-12岁勤奋对自卑,12-20岁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20-24岁亲密对孤独,24-65岁繁殖对停滞,65岁至死亡完善对失望。
第五,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列昂节夫。他主张以游戏和学习在某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来划分:0-1岁是直接的情感交际活动,1-3岁是操作实物的活动,3-7岁是游戏活动,7-11岁是学习活动,11-15岁是社会公益活动,15-17岁是专业的学习活动。
以前有个经典的段子说婆媳吵架:“婆婆说你的肚子不争气,连个儿子都生不出。媳妇马上还击说孩子的性别是男人决定的,生不出儿子找你儿子去。”
那胎儿的性别到底是由男方决定还是女方决定的呢?
其实是这样的:
人体一共有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一对(2条)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而男性为XY。男性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会形成两种生殖细胞分别携带X或者Y,而女性携带的都是X,最终如果XX结合就会生长为女孩,XY结合就会是男孩。
所以单纯的说胎儿性别由男性或者女性决定的都不准确,因为男性同时提供的X和Y在理论上是相同数量的,最后自由选择的结果谁也决定不了,只是概率问题。
胎儿性别的发育过程
胎儿的性别是受精那一刻就决定的,具体性别都是各占一半的概率。
在受精卵形成的初期,男孩和女孩的表征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从外观上看不出来是男是女。一直到7周以后,才会从相同的结构慢慢分化出来差异,大概到11周之后才会有明显的不同,到16周左右***官基本会发育完成,也就是意味胎儿的性别发展完成。
是不是很神奇的一个过程,还有更神奇的是在受精卵形成之后还可能一个分为两个呢,这就是常说的同卵双胞胎的成因。简单科普一下,同卵双胎不是一个卵子和两个小蝌蚪结合的哦,是正常结合成一个受精卵后期分化完成的,这种通常性别等各方面都是相似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胎儿性别是怎么发育形成的?
自从怀上孩子后,准妈妈、准爸爸们在盼望着肚子里的宝宝健康生长的同时,一定也很好奇宝宝的性别,尤其对性别是怎么发育形成的也饶有兴趣!
因为我国不允许医生对胎儿性别进行鉴别,所以很多人对孕妈妈肚子里的胎宝宝性别也特别好奇,比如下面这方法,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
孕妇的肚型尖凸,会怀男孩,肚型***,则怀女孩;孕妇的皮肤和容貌的改变,如果长了满脸痘得则可能是男孩,孕期皮肤光滑富有弹性,则有可能是女孩;孕妇口味方面的变化,酸儿辣女,爱吃酸的则是儿子,爱吃辣的则是女儿;根据产检时胎心频率判断,胎心若较慢,小于140,则是男孩,胎心频率较快,则是女孩;根据B超单,看数据,如果长和宽想擦一倍以上,则是男孩,而如果长和宽相等则是女孩;观察妊娠线。如果偏左则是男孩,偏右则是女孩;观察胎动。如果16周之前就动得则是男孩,晚动的则是女孩。男孩出生早,晚生的则是女孩,还有按照清宫表来计算的。
甚至社会上还流行一些其它的方式,数不胜数。当然,这种判断胎儿性别方式,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猜测出来的结果也未必会百分之百准确,所以人们有说准的,有说不准的,而从怀孕那一刻起,胎儿的性别男孩女孩的几率就各占50%,并从怀孕那一刻起,胎儿的性别就已经决定了。
在胎儿发育8周前,我们是无法通过B超判断宝宝性别的,但是胎宝宝的体内就已经预先埋置了2套内***。 这2套内***分别叫做“副中肾管”和“中肾管”。
“副中肾管”可以发育成输卵管、***和部分***组织,而“中肾管”可以发育成附睾、前列腺和输精管组织。 睾丸除了能够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促进中肾管发育以外,还会分泌抗苗氏管因子,抑制副中肾管的发育,最终发育成男宝。
而胎儿性别在受精形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人类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即23对。其中,22对是男女都有的,称常染色体,1对是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的,称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X,男性性染色体表示为XY,受精时,如果含X性染色体的***与卵结合,则成为XX核型的受精卵,它将来发育成为女性;如果含Y性染色体的***与卵子结合,则成为XY核型的受精卵,它将来就会发育成为男宝。
由此可见,人类的性别就是在受精时的一刹那时间内,由性染色体的不同组合而决定的。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 性别概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 性别概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