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形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形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呈体系。
1.从简单到复杂,表现在从简单的反射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复杂化,比如从出现语言,到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2.从具体到抽象,表现在从认知具体事物到抽象概括,比如开始认识苹果、鸭梨等具象的物体,到理解它们都是属于水果。
3.从被动到主动,表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发展逐渐开始不断出现了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能够意识到自己进行的心理活动,比如老师在读儿歌时,会有意识到去记住,并知道如何记住。
4.从零乱到呈体系,表现在从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到逐渐形成体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随着年龄增长,可以说出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开始看到瓶子倒了水洒了,低龄幼儿认识到两个单独的***,而随年龄增长可认识到因为瓶子倒了,所以水洒了。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出生-3岁):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属于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这种无条件反射分为两类:具有明显生存意义和没有明显适应价值。
睡眠
觉醒的活动
一、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二、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1 a语言的形成2 在先学前儿童时期,语言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孩子们开始学习和使用语言,通过模仿和听觉输入来逐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会开始说简单的词语和短语,并逐渐组成简单的句子。
3 语言的形成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交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语言的运用,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同时,语言也为他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表达和组织的工具,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除了语言的形成,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还包括思维的萌芽和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思维的萌芽指的是孩子们开始展现出一些基本的思维能力,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则意味着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好、意愿和情绪。
这些特点都是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生理发展。
先天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这些特征通过遗传而获得。
儿童出生以后,机体的结构和机能继续生长、发育,经过十七八年的漫长历程,逐渐达到结构的完善和机能的成熟,这一过程就是生理的发展。
生理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考虑儿童生理发展的可能性来要求儿童的心理发展,违反了客观规律,就会有损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社会环境和教育因素 然而,生理因素只能给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并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天资再好的孩子,没有一定的条件,不经过良好的教育培养,也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方向和个别差异。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形成基本相同的心理年龄特征;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可以促使儿童素质的不同方面得以改造,并使心理向不同方面发展,从而加大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就可以充分挖掘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力,以造就特殊人才。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