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词汇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词汇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兴趣是心理学词汇。
兴趣是指个人对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倾向和内心要求,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由于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反复接触后产生的;不是靠外界强制力量形成的,而是出于个人的强烈愿望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3到4岁的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发出的有些语音不够准确和清晰。
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常用词,但对词意的理解较肤浅和具体。他们已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能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语言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4到5岁的幼儿基本上能够听清和发清楚全部语音,已能听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在迅速增加,在使用简单句子的基础上,语言逐渐连贯起来。5到6岁的幼儿在成人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能够发清楚全部语音,并能听懂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掌握表示类概念的词汇以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语言的连贯性有所加强。提到心理学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世界著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心理咨询师,抑郁症,读心术,催眠术,***。
弗洛伊德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心理学家,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人物,有人称他是人类伟大人物和领路人之一!他对人类精神和形为作出了惊世骇俗的发现。在心理学领域占据着显赫位置。他的心理学名著在20世纪世界各地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题主这个问题,用词恐有不当。
幼儿心理学研究对象就是幼儿。
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不是要掌握,而是要研究啊。
幼儿的心理无法用语言传达给研究者。
所以为了研究,先要弄明白幼儿在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情况下,如果与周围人交流,如果表达对环境的适应与不适应。
幼儿心理学前辈们已经研究了很多,对幼儿的发育个心理规律都归纳详尽。
作为后来的学习,研究者,其实研究重点不是去掌握研究对象而是看看你如何推陈出新,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如何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儿童在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吃饭后,2~3岁到学龄前6~7岁的阶段归到幼儿期。
研究幼儿期儿童的心理一定要掌握幼儿的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儿出生在不同的家庭而有着不同的影响:有性格内向怕见陌生人的;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较大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强有弱,但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对玩具喜新厌旧的;对没见过的东西有兴趣但注意力不耐久的;儿童大脑接受信息增加记忆能力很强,对于思维能力是很弱的(近似于条件反射)。鉴于幼儿的种种心理特点在 施教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如下原则:
1,对胆怯儿童首先要让他(她)得到安全感,鼓励同龄小朋友多合群,胆怯是禁固自己接受教育的一大障碍,必先克服。
2,口语施教配以形象,儿歌,童谣或动作示范效果更佳,增强大脑映像,有助记忆。
3,知识性配以趣味性效果更佳,寓教于乐避免枯燥乏味。
4,施教时间要与儿童年龄相适应,年龄越小越不可超时,要与幼儿的注意力相匹配,避免造成厌倦。
5施教内容要适合年龄段,避免过于超前,形成”抜苗助长”,避免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厌学。
6从小注重德,智,体,美,能的培养施教,随时关注幼儿的每个细节,随时纠正不良习惯对于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如同一棵小树苗长歪了及时较正,精心浇灌必然成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词汇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词汇大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