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古代的心理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亚里士多德幼儿教育思想的意义?
  2. 向往古代是什么心理?
  3. 是古代人早熟,还是现代人早熟?

亚里士多德幼儿教育思想的意义

增进儿童健康和体质是学前教育阶段任务,为了健康培养下一代,亚里士多德指出应当实行优生,并要求母亲亲自哺乳,这样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五岁前不能教儿童学习任何功课,他们活动应该是游戏和听故事

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古代的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把儿童身体健康作为其心理发展的前提,也非常强调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影响,要求为儿童创设一个纯洁的、健康的教育环境。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把古代学前教育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西方后世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向往古代是什么心理?

逃避心理。向往古代生活,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归属,以逃避现世的缺失。其实则代表内心不安和对现在生活不太满意…莫名喜欢某一段历史中某段爱情、喜欢某一段历史中某段友情、或喜欢那段拼搏和***。

因为现代社会里,人欠缺归属感啊。只要是智力健全的人,一定会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即使显意识不想,潜意识里也从未停止过。

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古代的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从哪来”的这一思考,抛开身世背景,每个人都从历史中来,这种归属感是寄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里代代流传下来的。

向往古代生活,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归属,以逃避现世的缺失。

古代人早熟,还是现代人早熟?

先说结论:我觉得是现代人比较早熟。

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古代的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类社会能持续存在的前提是繁衍。其实不光是人类,所有的物种,必须保持个体至少能存活到性成熟期之后,以此来维系种族的繁衍。

一、生理上现代人更加早熟

古代,男子的性成熟期大约16岁左右,女子的性成熟期大约14岁左右。按照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里的描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

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我穿越回到唐朝,一派歌舞升平繁华景象。不过女子都是额头宽,大脸圆,体态胖,果然是以肥为美,街道上大多数是十五六的姑娘,虽然长得不符合我的审美和价值观,但都争着要和我结婚,吓得我赶紧从梦中醒来。

言归正传,早熟不早熟,完全可以比较一下结婚的法定年龄。《礼记·内则》记载,古时候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表示可以嫁人了;汉刘向 《说苑·修文》记载,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可以娶媳妇了,所以古代结婚法定年龄,男的二十岁,女的十五岁。

《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单从结婚年龄比较来看,还是古代人早熟得快一些。在古代,各方面生活条件和现代无法相提并论,医疗水平更是天壤之别,因此,古代人的寿命不如现代人长,早点成熟也在情理之中。

从生理发育来看,每个个体发育速度都不同,现代人也有早熟的,古代人也有晚熟的,我们无法客观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理结构发育得快慢,但从传统观念来看,我们说一个人成熟了,还是看他结婚与否,毕竟只有结了婚成了家才会被别人认可。

从结婚年龄上来看,应该是古代人早熟,他们在十四五六岁左右就结婚了,孩子长大了,分不情他们的辈分。现在的人结婚,一般在二十二三岁左右,这是多指农村,城里在三十多岁,这差距的跨度有些大。女子三十岁以后生孩子有风险,所以大多数情况是男的大,女的小。但古代人不存在这种情况,他们年龄基本上相仿。造成现代人"晚熟",是因为人体生理常识告诉我们,早婚没有好处,女性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好,基于这一点,推迟了结婚年龄。

古代人平均年龄比较低,到汉代人的平均年龄才20多岁,貌似唐朝也高不了多少,所以12、13岁已经不被看做是小孩了,思想成熟也是很正常的事再者,古代农耕文明下,人口是扩大再生产、获得更多生产资料的关键之一,故古代人提倡早婚;另外我觉得可能也古代人的教育有关吧,并不把孩子困在一个小圈子里,像皇太极7岁就主管家里的财政大权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