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观察幼儿园教师教育行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观察幼儿园教师教育行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1)教师调查幼儿便于了解记录幼儿的身心开展情况并对幼儿的开展薄弱之处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开展。
(2)教师调查幼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开展情况以及幼儿的已有经历,便于结合幼儿的经历制定合理的教育方针。
(3)教师根据对幼儿的调查,可以从幼儿的爱好点出发,以选择更受幼儿欢迎的教育内容。
2、应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3、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4、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
A.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B.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
C.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D.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手段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描述的方法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的***,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记录分析及措施如下:
1. 分析连续性观察记录
在分析连续性观察记录时,需要关注幼儿的表现、行为和情绪等方面,看看是否存在重复出现的问题或者行为模式。例如,某个幼儿经常打架或者哭闹,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并记录下来。
2. 确定问题原因
在确定问题原因时,需要考虑多种可能性,如幼儿的个性、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可以通过家长会议、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以及观察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来确定问题的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观察幼儿园教师教育行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观察幼儿园教师教育行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