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0—6岁的儿童。
简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本书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既是学习者踏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基础课程,也对实践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在实践中帮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观规律引导儿童心理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本书供中央官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使用。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细分学科,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 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出生到入学前(0~6岁)的学前儿童。
中国儿童心理学史,是指研究儿童心理学在中国诞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儿童心理学在中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哲学心理学思想,可在早期的中国文化中找到思想渊源。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心理发展规律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了人类的各种心理过程,其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和发展方向的,且这些顺序和发展方向是带有客观规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学前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探讨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带有规律性的发生发展趋势。
2. 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趋势是从纵向角度来谈的,而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则是从横向角度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会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典型的特征。
3.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各个不同、因人而异的,但个别差异的表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仅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表现及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些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4. 探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是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的规律等问题。
-----科学心理学之父 威廉·冯特(1983-1920),德国人,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后人看作是实验心理学(或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随着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莱比锡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的中心,世界各地的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学习。
学前心理学之父应该是让·皮亚杰。
因为他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探索儿童认识能力的起源和变化,研究知识的心理起源以及认知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他所创立的学说促进了认知研究的兴起,为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探究不同的外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提出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学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李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