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儿童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构成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2. 一本书看了半小时还不吸引你,是应该放弃还是坚持?

构成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构造主义心理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

  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儿童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儿童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钦纳(1867~1927) Titchener,Edward Bradford 英国心理学家。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以铁钦纳和皮亚杰学派为代表建立了结构主义心理学。著有《心理学大纲》、《实验心理学:实验手册》、《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等。铁钦纳的最后一部著作是《系统心理学(Systematic Psychology)》,但因铁钦纳於1927年病逝而未能完成,后由他的学生韦尔德将他在1921-1922年间发表的论文集成完整的一卷,以《系统心理学:绪论》(1929)书名刊印出版。

本书看了半小时还不吸引你,是应该放弃还是坚持?

如果是为了消遣,那就放弃;如果是为了学习,那就坚持。

我们如果带着某种目的性去读一本书,结果通常会大失所望。因为我们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心里就带有一定的期望值,如果书中的内容不是我们设想的那样,自然很难引起我们的共鸣。

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儿童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若我们只是随意去读一本书,结果反而会有很多意外收获。因为我们对书中的内容没有期望,偶尔看到一个精彩的桥段,或者一句经典的句子,都会让我们拍案叫绝。

很多吸引人的书,不一定就是好书;很多不吸引人的书,也不一定就不是好书。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反过来,一本不好的书,同样也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只是这种影响是反面的。

就像有的人流芳千古,有的人遗臭万年,书也一样,都是因为对我们造成了影响。

所以,读书就和交朋友一样,选择很重要,不能过于随意,来者不拒。

该放弃的要果断放弃,该坚持的要耐心坚持。

一本书,看了半小时还不吸引你,该放弃还是该坚持?

有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念字就是读书,但是却不知道读书是有方法的,不同的书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

更简单点说,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不会读书

首先,如果这本书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那半个小时还吸引不了,完全可以重新找一本更有意思的。

而如果读这本书是为了其他目的,必须要看一下的。

那么,可以先看一下这本书是什么领域的,半个小时吸引不了自己,是因为作者写的太无聊,还是自己没读进去,还是自己根本就读不懂?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他写这本书是为了表达什么,还是为了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讲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我们初中毕业就能达到的水平。

可是,我们读一本,一般上来就想做分析阅读,却忽视了检视阅读的重要作用。检视阅读让我们先了解一本书属于什么领域、什么类型,了解一本书的架构和主要内容。这样我们能从整体上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当前的阅读需求。

分两方面回答。一,可能此书甚好,从古至今,就是被人们普遍证明了的,真正智慧之书,真正解决人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讲的是人间大道,能够让多数人引起共鸣之圣书,但是你看不懂,可能是业重之人呀。据说,未法时期,可能书上有字,但是,无缘也看不到。要想看懂圣书,那么,你先要忏悔业障,培养福德,当能量提升后,有可能看懂,书会让你共鸣的。二,可能此书,真的写的很糟糕,无病***的东西特多,或者引起人的邪思邪念,而你又有善根,心中善神提醒你,不要看了,无用之书,害人慧命。三,有可能书写的很好,但你养尊处优惯了,没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所以,毫无兴趣。你看放弃,还是坚持呢?

首先,一本书看来半小时还不吸引你,我认为应该暂时放下来。

自己回顾下当时为什么买这本书,是因为工作关系必须要读,还是因为看到别人推荐买的?其实这个问题涉及读书的目的及如何选书的问题。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平时除了忙工作还要忙应酬外,真正留给自己阅读的时间不多。因此,我们在选书前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还是收集信息,又或者是消遣。当明确目的后,我们就有了选择的范围。


李源老师在阅读课上曾经讲过,选书实质是在选作者。根据知识树原理,要想了解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首先要找到该领域的“开创者”,是一个行业的开山鼻祖,如丹尼尔卡尼曼是行为金融学的创始人,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项。


其次,要选择分歧者,说白了这些人本身不是这个学科的,是跨界而来的,但他们带来了新的思路、观点。比如说易中天原本是厦门大学美学教授,但他确走上了《百家讲坛》讲历史,且喜闻乐见,为大众所接受。


再则,要找综合者,这些人都是博学多才,是所在行业的大神。比如说爱因斯坦和达尔文两位大神。这是在选书上的三个方面。


另外,在阅读方法上,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加以改进。比如可以***用通读、跳读、抽读等方法。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绪论试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