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你觉得留守儿童的性格孤僻吗?
  2.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怎么解决?

你觉得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吗?

留守儿童是否性格孤僻,这个需要调查研究来证明。

但是孩子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的确会有不良影响,尤其是缺乏安全感,这个是经过心理学研究证实的。

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心理学研究发现:0~3岁是建立孩子与妈妈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孩子早年与母亲的分离很可能形成分离性创伤,对孩子造成潜藏的心理影响,而母亲同样也经受着内在的痛苦,这个后果会在孩子成年后延续多年甚至一生。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被称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说,人的心理问题,是滞后反应的。今天的行为,却不是因今天的问题。那些莫名奇妙难以理解的行为,根源往往都在过去。

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说,“孩子的教育从出生那一瞬间即已开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用在这里倒比较贴切,做父母的理应给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家。

2.

因父母的缺失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是极端个例,但是因从小和父母分离而留下心理阴影,并且影响家庭幸福和谐的比比皆是。

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一次家庭教育培训课上,一位妈妈在被分析出“讨好型”的人格特质后,潸然泪下,她说:我在家里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还要看他们爷俩的脸色,饭不好吃了马上重做,什么东西都要送到他们的手边,就连出门忘东西了都要我回去取,就这样他们还不满足。

在继续了解她家的情况后才知道,她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大家庭人多,她一直都有寄人篱下的自觉,早早就开始干家务活,看别人的脸色说话做事,及至自己成了家,这个习惯依然没有改变,甚至连儿子都习以为常。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怎么解决?

我一直呼吁父母们要回归家庭,这是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基础,因为只有家庭的安稳和平静才是整个社会环境平稳的关键。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个需求作为老师是无法提供的,只能说在有限的范围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和安慰。

首先,正向的引导永远是最需要的。留守孩子的内心深处是灰色的,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走出来,有一种能量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而这也只有是老师可以做到的。让孩子们懂得,父母之所以这么辛苦的外出工作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好好学习,孩子们越好好学习,以后父母越有时间回来陪伴自己,建立希望是挽救这些孩子的重要因素

其次,团结的伙伴可以保护好孩子。留守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需要有人陪伴他们,而小伙伴就是最好的选择。让他们建立一个关系紧密的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或一件长期的工作,让彼此之间不仅是同学更是好朋友,将有利于孩子不走弯路,不被外界的坏人坏事影响。

再次,深度关怀让孩子内心不彷徨。留守的孩子内心是空虚的,需要有人真诚的对待,尤其是生病的时候、过节的时候、重要日子的时候,都是这些孩子内心最难过的时刻。如果有人能够关注并给予帮助和关心,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温暖。

最后,真诚的付出永远会让人感动。这些缺少爱的孩子更懂得爱的珍贵,这些缺少陪伴的孩子更知道陪伴的难得。他们更容易被感动,更希望被关怀。

总之,真诚的尊敬和感谢这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除了父母,应该就是老师和他们的关系最近,也是最能影响和改变孩子的重要伙伴,祝您成功。

个人感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老师的责任和担当显得尤为重要!留守儿童都是跟着老人农村或者不发达地区,老人可以照顾到孩子们的生活,但是教育和素质发展老人无暇顾及到,或者自身文化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老师的作用突显,传授课本的同时,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引导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存在,是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教师在学校扮演着多种[_a***_],如何做好教师?需要以多种相关理论指导,而心理学理论对教师工作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首先要普及个体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融会贯通。

1、贯彻由布卢姆于1***6年最先提出基本信念“掌握学习”

2、掌握教育学方法的依据--思维皮亚杰理论)

3、时刻关注学习与生活--情绪

准确而及时地观察学生情绪表现焦虑反应、社会退缩、恐惧、抑郁等等要早发现。

4、转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习兴趣。成就动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奥苏贝尔

以上种种可以发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真的需要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需要不断修炼内功,才能在解决教学的同时解决部分孩子心理问题。

二、对于留守儿童,尽可能多的家校沟通显得尤为珍贵 ,尽可能多的建立感情连接管道,让孩子有情感可以依托。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家长间感情连接管道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打通。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我们能做的,只有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