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和作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家教育有何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家庭对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的影响?
  2. 结合实际谈谈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3. 为什么要树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大教育观?
  4. 公育思想对社会学前教育的意义?

家庭学前教育儿童发展影响

幼儿教育环境不仅是幼儿园的环境,也包含家庭教育环境。

幼儿除了 一天中在园的8小时以外,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生活在家庭中。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和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家庭中有人际关系、家庭结构,有彼此 相互依赖的心理依托,幼儿存在于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因而,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

在我们的周围,往 往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家庭教育令人堪忧。

结合实际谈谈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学前教育机构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具有以下意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和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验化指导向科学化转变。以往的幼儿家庭教育都是口耳相传式的,基本是经验模式,但不具有明晰性,有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指导,家庭教育更科学化。

         概念化指导向准确性转变。由于之前的一些概念具有难以验证的不足,导致很多教育出现问题找不到症结。

为什么要树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大教育观

幼儿园 家庭 社会一体化大教育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和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学前教育衔接的含义学前教育衔接:指特定的教育阶段与其相邻近的、横向的或纵向的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及教育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连接、沟通融合的教育关系。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邻进的纵向教育关系;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则是相临近的横向教育关系。(二)对于学前教育衔接,应该确立的基本观点1 、树立教育衔接的过程观念2 、树立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教育观3 、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强化教育衔接

公育思想对社会学前教育的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历程中,儿童公育思想发挥了两方面作用。

  (一)充实了近代中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近代中国社会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如军国民教育思潮、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等等,但这些教育思潮均未涉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远未受到足够重视,其发展严重滞后。尽管第一个新型学制系统已将学前教育纳入其中,但有关政策充满矛盾,脱离国情,指导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等人的儿童公育主张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从晚清到民国前期很长一段时期,儿童公育思想为学前教育领域注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鲜血液。

  (二)确立了学前教育在近代中国新型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进而促进了各类社会幼教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1904年,清***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蒙养章程》),确定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而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幼儿教育发展思路。《蒙养章程》颁布以后,两湖、苏浙、京沪等地相继开办了第一批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据不完全统计:1907年,全国有蒙养院428所,在院幼儿4893人;1908年,蒙养院114所,在院幼儿2610人;1909年,蒙养院92所,在院幼儿2664人。

  中华民国临时***成立后,蔡元培担任第一任教育总长,他主持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称蒙养园。同时,还颁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使得蒙养园制度得以确立,社会幼教机构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何意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