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儿童无意记忆的例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2.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的例子?
  3. 触景生情是无意回忆,还是直接回忆?心理学中怎么区分无意回忆和直接回忆呢?

影响幼儿意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主要有。

1、客观事物的性质,比如是否颜色,静态或动态等2、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儿童无意记忆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

4、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感官参加的数量越多,幼儿无意识记忆越多。

5、活动动机,本能需要的会记忆的好。

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儿童无意记忆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的例子?

1.形象记忆

  在幼儿时期,受到思维能力的局限,孩子观察事物的时候,很少能够深入地去体会事物的本质,也很难理解抽象的描述,只会对那些形象鲜明、生动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我们想让孩子认识鸭子,对他说上百遍鸭子的特征,孩子也未必能记住。但是如果我们拿来一个鸭子的玩具或者一幅关于鸭子的彩画,他就会很容易记牢。

  2.记忆的内容存留时间

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儿童无意记忆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把孩子见过的事物在他的眼前重现,发现1岁以内的孩子只能认得几天以前的事物;2岁左右的孩子,只能记得几个星期以前的事物;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记得几个月以前的事物。如果孩子见过的事物以后没有出现在他的面前,l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回忆起来;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回忆几天以前的事情;3岁左右的孩子能够回忆起几个星期以前的事情。比如,妈妈出差一个月以后,回来想要抱孩子,他会本能地抗拒。这时候妈妈不要觉得伤心,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他已经忘记了妈妈的样子了。

  3.记忆力会受到环境情绪的影响

触景生情是无意回忆,还是直接回忆?心理学中怎么区分无意回忆和直接回忆呢?

亦称“潜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与外显记忆相对,指人脑内部潜在的不需意识参与的一种无觉察的记忆,亦即不依赖于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的一种自然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

主要来自五个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1)再学时的节省,斯莱梅卡(Slamecka et al.,1985)等人认为,可以把再学时的节省当做内隐记忆的指标。(2)阈下编码***的作用,即不为被试知觉到的***,能被知觉系统做出高水平的加工。(3)无意识学习,雷伯等人(Reberet al.,1***6)证明人能够进行内隐学习,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能学会确定符合语法的字母串,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性的内隐学习比规则发现性的外显学习更有效。(4)启动效应,即由于近期与某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的加工得到易化,故学习时的启动物测验阶段目标词可导致反应时正确率的提高。(5)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他们虽不能外显地记得曾完成的任务,但却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他们还能表现出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启动效应和虚构一些人们的信息。

目前西方对内隐记忆的几种理解: (1)它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2)它是启动效应的种类之一,即重复启动效应。(3)它是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只要求完成某项操作的任务。(4)它提出一个多种记忆说的理论***设,人可能存在由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个相对独立的记忆机能系统。[1]

特征

①、无意记忆的四个特征:

一是没有任何记忆的目的、要求;

二是没有做出任何记忆的意志努力;

三是没有***取任何的记忆方法

四是记忆的自发性,并带有片面性。

②、有意记忆的相对于无意记忆,也具有四个特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无意记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