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理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德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理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19世纪末,在美国形成了福禄贝尔主义,影响遍及世界各国。福禄贝尔对幼儿教育的推广和强调,今日已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所接受。他的教育思想,如重视游戏和儿童自主活动、重视手工作业和园艺等,迄今仍支配着学前教育理论。他所设计的系列玩具恩物仍在韩国、日本等国流行。
(1)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
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
幼儿园阶段没有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有八大方面分别是: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动作教育、语言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德国强调生活体验,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混龄编班
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既锻炼思维,也可以增强自信心。
另一方面,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引起3—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幼小衔接自然发生。
(3)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
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福禄培尔认为,教育能发挥幼儿内在的生命力,怀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他在德国布兰肯堡创办了一个“保姆养成所”,为了保姆们有实习的场所和对象,他***了村里40名6 岁以下的幼儿,同时成立了一所“游戏与作业教育所”。
福禄培尔创建的幼儿园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_a***_]。之后,幼儿园的名称被全世界普遍***用,许多幼儿园也很快在欧美各国创立起来。
错误的,英国。
福禄贝尔(1782~1852),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幼儿教育之 父”“幼儿园之父”。19世纪中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创立 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方法、玩具、教材等,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幼儿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理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理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4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