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我国的儿童心理学-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的儿童心理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的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儿童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有哪些?
  2. 中国第一部心理学儿童教科书?
  3. 什么人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学,为什么?
  4. 儿童心理学中的三种类型?

儿童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行为学科,涵盖了多个流派和代表人物。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 行为主义流派:

我国的儿童心理学-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代表人物: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伯赫特·弗里德曼(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特点:强调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实验研究,重视外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2. 发展心理学流派:

我国的儿童心理学-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代表人物:让·皮亚杰(Jean Piaget)、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

   特点:关注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强调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1.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艾里克森;

我国的儿童心理学-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班杜拉;

3.认知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

4.社会文化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5.信息加工理论,代表人物:加涅

中国第一部心理学儿童教科书?

中国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陈鹤琴教授。在他之前,国内学者多只是翻译国外的儿童心理著作。而陈鹤琴于1919年留学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他还用日记法对其子从出生到 三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这也是较早的有系统的儿童心理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儿童心理学取得很大进展。

50年代,在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下,着重探讨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向问题。

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什么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学,为什么?

作为初为父母的人应该学习儿童心理学,因为刚刚升级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并不了解如果想更好的培养下一代,懂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是非常有好处的!

幼儿园小学老师都应该学习儿童心理学,这样就能懂得怎样和自己学生相处,也能更方便培养优秀学生。

售卖儿童用品以及开设和儿童接触的相关商业店面的工作人员也应该适当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这样也便于更好的工作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将来想成为幼师的人。

为什么:

1.学了儿童心理学才能够了解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2.学了儿童心理学才能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给出不同的教育方式

3.儿童也需要关注心理问题,学习儿童心理学有助于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学中的三种类型

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每个人从0-15岁之间有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觉动作期(0-2岁)

前运思期(2-7岁)

具体运思期(7-11岁)

形式运思期(11-15岁)

A型:即焦虑——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B型:即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_a***_];

C型:即焦虑——抗拒型(对抗型依恋)

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的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的儿童心理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