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家庭教育成长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儿童家庭教育成长的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我一岁的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也是正好赶上那个年代的打工大潮,爸爸妈妈把我放在外婆家就去了南方,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打工路途!我不知道父母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把孩子放在外婆家,放心出去的,在我的记忆中,我外婆家里人很多,我要很听话才能听到一句赞扬,不能任性不能呕气,不能爱哭!因为家里有个表妹,舅舅家的,可能我的存在有点碍眼,舅妈对我很是抵触,她不喜欢我,我却总是在讨好她,我怕她因为我跟外婆吵架,我总是害怕因为我的缘故引起家里的争吵,所以性格很软弱,很敏感!初中的时候,长大了一点,有了自己的思想,特别的恨爸爸妈妈,觉得他们抛弃了我,让我过得很委屈,想过***,想过逃跑,但是我骨子里的软弱一直没有实施过!后来上了大学,开朗很多,再后来结婚生子,也渐渐明白了父母的不易,也理解了舅妈对我的不满,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带好自己的孩子,尽量给她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童年环境,让我的痛苦不在延续😀
我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不完美的!
记得那是1999年的秋天,那天很早,我的父亲为了家里更好的生活出***工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现在。
刚开始出去的前几个月还有频繁的给家里打电话,还寄回来一些钱。
中间的过程我就省略不说了,到后面就没有了音讯。
我的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我长大成人,中间的心酸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母亲真的很不容易。
每当过年过节,看着别人一家团聚,那种心情真的无比的难受。我有时站在自家楼顶,看着天空,总是觉得能看到远方的父亲在向我招手,不知不觉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甚至在想,为什么我的父亲那么绝情,连家都不要了。可能正是这样的家庭,才造就了我从小比别人更能吃苦,更能体会我母亲的辛苦,我很爱我的妈妈。
在此我呼吁,朋友们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请善待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真的很累,付出很多,不要为了所谓的朋友,忽略了对父母的爱!
有一次,我跟我嫂子聊孩子的成长。
我说,我认为,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心智成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因为一个学习阶段的完成,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或者是什么特殊的经历和事情会有个断崖式的成长,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需要一点点铺垫的,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不会有太大的冲击或者造成什么心理问题。
嫂子说,天天(我侄子)的成长明显看出就是断崖式的啊,从幼儿园还在沙发上乱蹦乱跳,上小学就不跳了,没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担心,不太会自己吃饭怎么办,上了幼儿园自然就自己吃饭很好了,这些都是成长啊,都是让人觉得一刹那就长大了。
我说,孩子的成长包含很多内容,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处理问题的方式甚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都是成长。如果说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可以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和自身身份的转变而快速成长的话,那么三观养成以及自我认知定位就不是那么好个人顿悟式成长了,往往是个渐悟的过程。就比如,那么多年轻人,结了婚了,有了孩子了,还动不动什么都让爸妈帮忙掏钱,是不是就有点儿缺失独立人格养成,是不是内心还是个“宝宝”?还有那么多人,有了孩子了,还沉迷于游戏世界,甚至有新闻说有年轻父母为了玩儿游戏,疏忽照顾,烫死了孩子,是不是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心理角色定位没搞清楚?
嫂子说,成长不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吗?这只能说明到了这个阶段,成长没跟上啊。
我说,就比如,很多父母,不允许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谈恋爱,却要求大学毕业后,很快结婚,恋爱和经营家庭,是马上就能很好学会的吗?可以说是本能,但是更多的是个心理调适过程啊~再比如,大学生在学校一直都是上课瞌睡、下课吃饭打游戏,除了睡觉就是刷学分,跟社会基本脱节,进入单位,领导要求他(她)面面俱到应对各种职场规则,参与具体市场运作或者项目研讨,那是不是也不现实啊?所以大学生多一些社会实践,多点儿打工实习经历是不是更好,有个过渡的过程呗~
整个交流下了,我不知道就成长是个渐悟的过程这个问题我说服我嫂子没,我是感觉我嫂子人真好,比我大十好几岁,容忍我说了那么多反问句,哈哈哈哈~爱她,笔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家庭教育成长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家庭教育成长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