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100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100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82年德国的普莱尔发表的《儿童心理》,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奠定了儿童心理学最初的基石。
由此标志了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荣格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展。
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二是重视"中年危机‘’;三是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性质。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由此,儿童心理学演变成了发展心理学。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幼教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中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要求编写。
全书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教育问题,具体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主要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概况、研究方法、理论流派和基本问题,包括前四章。
第二部分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包括第五、六、七、八章,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第三部分阐述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包括第九、十两章。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系统。
一、从简单到复杂
(一)从不齐全到齐全
(二)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第一章到第四章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100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100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