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幼儿心理学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儿童心理发展五大理论?
  2. 儿童心理学最终的发展道路该是什么样的?
  3.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观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发展五大理论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均衡化。

  (1)成熟

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幼儿心理学幼儿思维的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熟重要指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皮亚杰以为,成熟在儿童日益增加的明白他们周遭世界的能力上有紧张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决定性条件)。但儿童是否能负担某些任务,还要看他们在生理上是否也成熟到足以负担。好比,一个5岁的儿童可能不能形成盘算2+2=4的演绎推理本领。

  (2)经验

  在情况获得的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又一紧张影响因素,因为新的认知结构就是在与情况的交互中形成的。皮亚杰把履历分为具体经验(物理经验)和抽象履历(即逻辑数学经验)。儿童直接面临实在的物品,从而获得具体履历。皮亚杰认为,具体经验是头脑发展的基础。具体经验是紧张的,但不能决定心理的生长。

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幼儿心理学幼儿思维的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社会环境

  儿童不但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经验,还必要进行社会交往。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同样会加快或阻碍认知发展,关键在于给予儿童查验和讨论他们的信仰和观念的时机。教育者不但要帮助儿童获得详细经验和抽象经验,还要向儿童贯注社会规则和社会价值观,为儿童创造社会交往的条件。大大小小的团体讨论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至关紧要的。

  不管儿童生存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乃至是没有语言的聋哑儿童,到了七岁左右也会出现详细运算的逻辑思维。因此,皮亚杰以为,环境、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它只能促进或延缓儿童心理生长而已。

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幼儿心理学幼儿思维的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平衡化

  均衡化,指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均衡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它可以调和成熟、个别对物体产生的经验以及社会履历三方作用。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及动态的均衡,使儿童的心理结构不断变革、发展。他认为,平衡化或自我调节是儿童心理生长中最重要的、决定的因素。

儿童心理学最终的发展道路该是什么样的?

答:儿童心理学最终的发展道路该是什么样的?儿童心理学最终的发展道路该是阳光,朝气 积极 向上的, 儿童心理学取得很大进展。《儿童心理学》一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观点有哪些?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守恒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分水岭”,掌握守恒概念标志着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是认知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守恒概念:是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包括有质量守恒、重量守性、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守恒概念是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第三个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并不是同时获得这些守恒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获得的,先是在7-8岁获得质量守恒概念,之后是重量守恒(9-10岁)、体积守恒(11-12岁).皮亚杰确定质量守恒概念达到时作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开始,而将体积守恒达到时作为具体运算阶段的终结或下一个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开始.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增加问题的情境性,儿童能表现出更强的守恒掌握能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