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同理心理学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同理心理学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所谓七情,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喜、怒、哀、乐”,只不过后者被简化了。这也是心理学上讲的情绪。在我们的认知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够被人为改变。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人是一种很主观的动物,无时无刻不受到情绪的影响。有人会认为自己非常理智,其实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说得很意思,人的思想只是他人的***。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他的一切都来自他人,理智部分占据很少。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痛苦来源于他的情绪,也就是七情。想要减轻痛苦,关键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少,而是他能够消除内心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
同理,六欲也是有心理学解释的,指的是感觉引起的欲望,它的基础是需要感受器官。因为欲望的存在,人才会有心理动机,才会有所行动。在原始社会,人类因为有了食欲,才会有动力去捕猎,填饱自己肚子。
而食欲满足之后,就会有***,人类才会有繁衍后代的动力。可想而知,欲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不过欲望也会它的弊端,过多的欲望,会超出人类的承受限度,最终导致痛苦。
现在的结论是:颅相学是伪科学。
但事情远非结论这样简单。对于心理学的发展,颅相学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启发和积极的意义:第一,它指出大脑是“心灵的器官”,确立了 生理心理学的基础,这对于心理学的独立是非常重要的观点。第二,它提倡的大脑机能定位思想,是近代脑生理心理研究的基础。第三,颅相学使得人们第一次这样广泛地宣传和应用同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虽然不够科学)。
下面,科普一下颅相学。
在18世纪后期,著名的奥地利医生弗朗茨•约瑟夫•高尔提出脑的不同区域司职不同的功能,如听觉、语言、运动、视觉和记忆。不幸的是,他将这一本来应该是非常明智的想法发展到了糊涂的极致。在他的颅相学理论中,诸如灵性、希望、善良、友好、破坏性和审慎这些特质都能在脑中找到对应的具体部位。不仅如此,他还声称颅骨上的隆起就对应着这些特质。
在这个试验中,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当表扬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风险。被表扬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维”,而被鼓励的孩子则具有“成长型思维”。两者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正面管教》一书中写到:赞扬教给孩子的是依赖于他人的外在评判,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和自我评价,他们逐渐相信:“只有别人说我好,我才算好。”还会让孩子尽力避免犯错误,而不是从错误中学习。相反,鼓励则教会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正确的事的能力。
在孩子干得漂亮的时候,就需要警惕,去鼓励孩子而非表扬。
先来看看一组表扬和鼓励的说法:
发现了没?表扬的主角是家长,是家长的感受;鼓励的主角是孩子。这是二者间最根本的区别。要做到鼓励,就需要我们把心放在孩子身上,观察和体会。
另外,表扬针对的往往是结果、是不可控因素(如聪明、漂亮),鼓励针对的是过程,是改进的行为,是闪光的品质。
如果你到美国“表扬孩子”常要因表扬不当而赔礼道歉的。
我一个朋友去美国,看着金发碧眼、皮肤白皙、言笑嫣嫣长得像磁娃娃一样可爱的美国小女孩子,像在国内一样,伸手抚摸了小女孩子的脸,然后,情不自禁地表扬说:
“你长得真漂亮,笑得真可爱!”
等小女孩子离开后,孩子的母亲郑重的对我那位朋友说:
“您要为刚才的话向孩子道歉!”
我的朋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望着那位年轻的美国妈妈。
她说:“你夸孩子漂亮,她就会以此为资本,瞧不起那些长得不漂亮的孩子;一个人长相来自父母,与她努力无关,这样也会给她造成一种错觉!同时,您伸手抚摸她,这也会让她形成误会,认为她的身体别人也可以触碰!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的朋友非常尴尬,那位女士为了缓和气氛,又说道:“当然,您也不是不可以表扬孩子,你表扬她‘笑得真可爱’就非常棒!——因为那是需要她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
其实,外国人也不是不表扬孩子,他们只是肯定孩子通过努力而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先天性的比如相貌却是表扬的禁区。
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实验,旨在证明调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掘孩子内在潜力,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让他们形成自我期待效应。这种效应又叫“皮革马林效应”。我们通俗地把它称之为“鼓励”。
“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孩子施加的一种积极影响,只不过“表扬”关注的是过去,是对孩子过去表现的一种肯定和赞许;“鼓励”则是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这种“期待”会唤醒孩子努力的愿望,以期符合他人或者自己的期望,解决的是学习动力问题。
所以说“棒极了”和“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是我去国外时与同行交流听到的最多的两句话,你借鉴一下,用到孩子的身上,一定会产生神奇的功效。
其实不管是“表扬孩子”还是“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方法,是否遵从了孩子内向的感受和本性。父母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因为这个社会让更多的人倾向于外向的性格特性,因此父母们在表扬或者鼓励孩子的时候,常常使用的外向孩子喜欢的方式,内向的孩子会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两者的需求不一样。
外向的孩子,本身就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表达,表扬其实对外向的孩子作用不大。表扬和鼓励对内向性格的孩子有积极作用,胆小,怕生,害羞的性格,在父母正确引导的方式下,可以很好的改善,并变得自信,开朗。
如何正确引导,要基于父母日常对内向孩子的观察,父母要放慢速度,调整视角,细心观察,明确表达对孩子的欣赏和感谢。
内向的孩子,内心比较敏感,对周围事物观察敏锐,他们常常留意每个人的喜好,并在不经意间给予照顾,他们做的事情往往都是身边微乎其微的小事,这样的小事常常带给我们方便,却又容易让我们忽略。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这类的事情,并真实的告诉你的孩子你的感受。我朋友的孩子,小姑娘很内向,不善表达,但是当她发现她母亲出门总爱忘带钥匙,也总爱丢三落四,小姑娘每次陪妈妈出门,都会细心的在自己的小包内放好钥匙,零钱等母亲可能会用到的东西。
***如父母没能感受到孩子的用心,总是忽略孩子在细微处的表现,对孩子的表扬赞美完全都来自于孩子为了父母的期许而做出的改变的话,孩子会否定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自己做的不好,因为孩子做的这些从没得到过父母的认可。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加内向,胆怯,所以请赞美孩子内心的东西。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爱,用心感受,真心的赞美,鼓励,表扬,欣赏孩子,才能让孩子产生正向的价值判断。
在我看来,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都是很正确的,激发孩子潜能的正面行为,但[_a***_]的意义完全不同。
表扬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树立是非观,知道ta做件事是对的,能给别人带来正面意义。
表扬,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喜欢夸奖和赞美是人性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
鼓励,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挫伤。在成长路上,孩子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一旦遇到了一点小失败,就不愿意再进行新的尝试,可是这样怎么能够进步呢?于是家长就需要给予小孩更多的鼓励,让ta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找回自信,变得更加乐观,不惧困难。
其实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同样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和鼓励,不是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同理心理学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同理心理学区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