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故事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家庭教育的故事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正在厨房准备午餐,她听到自己的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弄出了很大的动静,便大声问他:“你在干什么?”
孩子兴奋地回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
妈妈并没有给儿子泼冷水,不是用 “小孩子不要胡说”、“赶快进来洗干净手准备吃饭”之类的话打击孩子的异想天开,而是说:“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吃午饭喔!”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一本***都知道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面的小兔子想要下河、上山、想要离开家去远远的地方,变成不同的东西,而大兔子总是温柔地守护、关心着它,直到它回到家里。这种自由与尊重的教育观念正在成为更多中国父母的教育行为。
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在教育中,不仅严厉,更要宽容,不仅引导,更要放他自由。人类的幸福有一半以上来自想像力,不会想象的人很难拥有真正的幸福。凡是年幼时充分发展和培养了想像力的人,当他遭遇不幸时也有能力体验幸福,当他陷入贫困时也有能力感受快乐。所以,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是不善于想象的人。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包含着引导,启发,模范和理性的教育等等,民间就有许多真对教育性的小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家学渊源,孔子的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勤奋好学。北海国相,少府,太中大夫等。《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发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只有从小懂得谦卑礼让,遵守规则,才能有一个良好习惯和品性,如果家里大人不去良好的教育,一但触怒他人,早早晚晚会有人替你教育,促成大祸悔之晚矣。
司马光,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史》就讲过,司马光七岁就砸缸救人的故事: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玩耍,一孩爬上大缸玩失足落水,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事了,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从小就教育孩子临危不惧,处事稳当,是孩子们平安成长必不可缺少的环节。我记得有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失火的时候,就会播打119急救,并能带着妹妹躲到安全处,等待救援,事后问说是在学校里老师教的。可见其成效了!
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还要有爱心,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便是家长,他们来到这个世上,最初的知识只是模仿,所以言传身教很重要,打铁首先得靠本身硬,要想有一个出色的孩子,更要有出色的家长!
我觉得我看过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一部关于南非“克鲁伯”国家公园的纪录片。
当时南非象满为患,于是南非就大肆捕杀象群,只留下一些刚断奶的小象。南非将这些小象“孤儿”迁往了南非“克鲁伯”国家公园。
随着小象的逐渐成大,象群进入了躁动的青春期。这些半大的象孩子,一天到晚就是打架丶无端的推倒树木。最不可思议的是象孩子普遍性早熟,不但玩相互交配的游戏,而且还暴力***水牛、犀牛…,导致“克鲁伯”国家公园内,很多珍稀野生动物丧命。
为了让象孩子们安份守纪,动物专家就在千里之外搞来了三头成年大公象,经过大公象们一个月的***,象孩子们变乖了,懂得安份守纪了!于是“克鲁伯”国家公园的秩序恢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教育好孩子,老师和家长就需要以身示范。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的人生成长阶段,其实就是在模仿成年人,模仿的对象是以孩子最熟悉的长辈为主。因此家长、老师、甚至是社会上的成年人,都必须要做出好的示范,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只有家长丶老师当好了“领头象”,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爱迪生小时候去上学,他问老师,为什么1+1=2?老师无法回答,并斥责其太笨,叫他的母亲领他回去。没办法,母亲只好亲自教他。终于成为一代科学家。这说明了在教育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努力地挖掘这个闪光点很重要!世上不缺少千里马,只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伯乐!用我们的爱心来呵护和教育每一个孩子吧!哪怕他是一个熊孩子笨孩子!
我听过最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我觉得他最有意义不是因为它让孩子懂得了谦让,而是引发了很多教育问题。在和孩子的对话中,孩子会问小的就必须每一次都吃小的吗,我们可以轮着吃大的吗?这就涉及了规则的问题,我们应该约定一个规则,什么情况下吃大的,什么情况下吃小的。这种深入分析研究的价值实际上比故事所提现的谦让更有价值。
刘娥在地下如果看到《狸猫换太子》,估计会气得吐血!这是一个典型借用了古人的名字,情节完全不同,甚至人物黑白颠倒的故事。但由于这个故事,在民间表演艺术中的成功,让它弄***成真。
《狸猫换太子》出自清人武侠***《三侠五义》,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
宋真宗有两个宠妃,一个姓刘,一个姓李,俩人同时怀孕了。因为皇后位置空缺,谁都知道,她俩的前途,就取决于肚子里的宝宝。
结果,李妃先生了,而且生的是个男孩,可惜她没看到自己的儿子。原来,刘妃很阴险,为了能打败李妃,她买通总管太监郭槐,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替换了李妃生下的皇子!
宋真宗看到李妃竟然生下了一个不详的怪物,非常生气,就将李妃打入冷宫。小皇子被刘妃交给宫女寇珠,令她杀掉。寇珠不忍,偷摸将孩子交给了太监陈琳。陈琳又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了八贤王府中,被八贤王当做儿子抚养起来。
不久刘妃也生下一子,被立为太子,刘妃荣升皇后。可惜刘妃作恶遭到老天报应,儿子六岁时夭折了。膝下无子的宋真宗只好从宗族中过继儿子,巧得很,过继子正好是八贤王的这个儿子,其实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只是不知道。这孩子就是童年宋仁宗。
某一天宋仁宗偶然碰到冷宫中的生母,母子二人心灵相通,差点坏了刘妃的坏事。于是刘妃又陷害李妃,导致她被罚出宫,流落民间,形同乞丐。
宋仁宗即位后,包公陈州放粮,偶然得知李妃真相,就将李妃偷偷带入京城。在某次生日宴上,包公将李妃带到宋仁宗面前,揭开了宋仁宗的身世,母子得以团聚。
当然,坏事做绝的刘妃,在事情败露后,***身亡。
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妃叫刘娥,是宋真宗的皇后。李妃史称李宸妃,本是一位出家的尼姑。刘娥因为无子,去寺庙烧香求子,偶然遇到李氏,非常喜欢她,就将她带入宫中,做她的侍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故事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故事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