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和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的社会性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2. 心理学性别角色发展的名词解释?
  3. 儿童性心理学谁提出的?

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社会性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的社会性包括社会行为、社会情感、社会认知三个方面。

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

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和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就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包括的内容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1、社会认知、2、社会情感、3、社会行为技能、4、自我意识、5、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和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学性别角色发展的名词解释?

性别角色发展是指个体不断理解和获得性别角色标准过程。在社会和成年人的要求与期望下逐渐发展起来。 包括三个阶段: (1)性别角色的萌芽及形成 0-1岁:性别角色萌芽;2-3岁,知道自己是生物上的男性女性;4-5岁,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6-7岁,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性别角色的扩大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期 儿童已经会按照性别的行为方式行事,并且获得了基本的性别认同和许多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在整个儿童期,男孩女孩喜欢同性别的玩具,同时喜欢同性别的玩伴,井且쿄示出性别分离,逐渐形成男孩团体和女孩团体。 (3)性别角色的重新形成:主要表现在青春期青少年早期,那些表现出异性行为,或者表达出对异性活动兴趣的青少年,会收到同伴更多消极的评价。在青少年晚期,青少年对自己作为男人女人的角色认同更加适应,而且在思考和践行性别角色的时候更加灵活。

性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性别角色形成、性向形成、性关系及情感及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发展。

它包括对自身性别角色及性向的识别、理解及实施;对他人性别角色、性向及性关系的认知、尊重及同理;对自己、他人及性行为的相应的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标准的形成。

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和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儿童性心理学谁提出的?

性心理发展理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弗洛伊德认为,性冲动的根基在新生儿身上就已经存在了,它们持续发展一段时间,然后就被渐进的压抑过程所遏制;这种压抑又会被性发育的阶段进展所打断,或者被个人的具体特性所突破。他将性心理发展概括为5个阶段:(1)口欲期:0~1岁。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与口有关的活动获得快乐安全感。

(2)肛欲期: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区,儿童关心与直肠及***有关的活动,愉***主要来自排泄所带来的***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

(3)性蕾期:3~6岁。此期原欲集中在***,儿童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并察觉到性别差异,恋慕与自己性别相异的父母,而排斥与自己性别相同的父或母,出现恋母(父)情结。

(4)潜伏期:6~12岁。此期儿童早期的***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中,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等各种智力体育活动上,儿童的兴趣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移到外界环境,愉***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一起游戏或活动。

(5)生殖期:12岁以后。此期原欲重新回到***,注意力转向年龄接近的异***,逐渐培养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性心理的发展趋向成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性别的概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