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老人隔代溺爱孙子,不管对错只要孩子哭就出来干涉对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老人隔代溺爱孙子,不管对错只要孩子哭就出来干涉对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农村角度看血脉相承,是老人隔代亲:是一种十分深厚细腻而又难以言表的感情。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老人简直乐糊涂了。别说孙子要玩具,就是要月亮,如果能摘下来,他们都愿意给?有的老人年轻时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能让孩子吃饱穿暖有书念就不错了。现在清闲了,生活条也好了,就产生了补偿心理,要把对孩子欠缺的爱在孙子身上找补回来。这个主要是一个主要是隔代教育的体现,老一辈的人,有老一辈的想法。他们对孩子的管教时候有一点溺爱,对小孩子的独立性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我觉得教育原本就是父母的事情,现在隔代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可是爸妈们上班太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带小孩。使老人想怎么管就怎么管,管得重了,儿子没意见,恐怕儿媳会不会愿意?在我看只要大人之间态度一致,坚持下去,教育孩子会有好转变。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对孩子有害无益。

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因之一:人越老,越柔和。所以老人很难有狠的下心来的,而纠正孩子的错误需要权威。

原因之二:愧疚的弥补。在你们小的时候没能好好照顾,会有一种愧疚的心理,所以对待孙子就更加溺爱,深怕受一点点伤害。

原因之三:缺乏家庭教育的认知。他们小的时候大部分都没有机会读书,生活在相对***的年代。尽管后来生活好了,但看书的也少,凡是看书多的长辈,反而不会溺爱(也恰恰说明读书还是能明事理的),这是时代遗留下来的,也不是他们的错。

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因之四:深怕孩子受伤害而受子女怪罪。有些老人呵护孙子,唯一的认知就是:不要让孩子伤着,不要让子女责怪。

跟长辈好好的沟通,根据上面的分析,找出长辈的根结是在哪里,然后可参考以下做法:

1、拿具体***进行沟通

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利用孩子某一次***,在孩子不在的时候,展开来和长辈沟通。千万不要平白无故的跟长辈沟通,没有事实的依据,不要谈。

2、让长辈看到效果

一般来说,隔代亲是有道理的。老人有经验有耐心,顺应小孩心理成长需要,管教孩子没有虚荣心,功利心,关心爱护发自内心。现在有的年轻父母教条式育儿,经验不足,本本主义,一味排斥老人,攀比心理,追求时尚。最后受罪的还是小孩子。

谢谢邀请。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观念的影响,现代社会的下家庭孩子普遍较少,虽然近年来国家放宽了政策,但迫于生活、工作压力,年轻人还是不敢多要孩子。所以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的现象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的普遍特征,而这种现象又大大滋生了溺爱孩子的温床。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人隔代溺爱的情况十分严重,这确实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一、时间充裕+十足耐心。隔代老人或退休或不再劳动,整天闲居在家,相对单纯的世界,加上充足的时间,使年老的他们对待孩子时就更有十足的耐心去任由孩子使性子,而他们却始终能够满脸堆笑,一副慈祥。

二、岁月的消磨+丰富的阅历,犹如两把筛子,滤去了他们的暴躁、易怒、刚性,使得他们遇事淡定而沉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更能适应孩子的任性自由,宽容孩子的胡搅蛮缠,也不会把自己的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因而表现得更能理解懂孩子的心,更容易放纵孩子。所以他们很难给孩子立下规矩。

三、浓浓的亲情+无微不至的关爱人上了年纪,传宗接代的认识会更强烈,小孩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希望意识”要比年轻人强得多;况且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而自己的儿女业已长大,不再需要自己的关爱,于是自然而然就把这种爱传递到下一代的身上,而且表现得爱的程度更深。

首先,父母应认识到隔代溺爱的特性及危害。既然隔代老人对孩子的爱的属性中严厉属性是缺失的,那么除非万不得已,父母原则上不要将孩子完全托付给老人照料。有的年轻父母贪图享受,尽可能地躲避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会失去日后教育孩子的亲情资本,再一方面就是极易让孩子在隔代亲的环境中没有约束地任性发展,错过孩子立规矩的最佳“秩序窗口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案例长辈溺爱儿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