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儿童心理学经典案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倾听幼儿的心声的名人小故事?
  2. 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故事?
  3. 关于心理学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4. 中外著名学前教育家的故事?

倾听幼儿的心声的名人小故事?

有一位名叫弗雷德·罗杰斯的人,他是美国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创作并主持了一档儿童电视节目,名叫《弗雷德的电视邻居》。

这个节目中,弗雷德先生会和孩子们亲切地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情感困惑。他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和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儿童心理学经典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一次***访中,弗雷德先生说:“我认为,当一个孩子知道自己被接受和尊重,他就能够在自己的内心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并表达出来。”

弗雷德先生用他的电视节目和他的心理学工作,帮助了许多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并得到了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关爱。他的故事鼓励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成长发展

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故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故事:

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儿童心理学经典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马斯洛创立的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产生20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创始人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 1908~ 1***0 ) ,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罗洛·梅、布格塔尔。他们既反对行为主义单纯研究外显行为,也反对古典精神分析那种探蕴的研究,自称为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心理学“第三阵营”。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特性,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儿童心理学经典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心理学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个散乱的组织,但是如果有一只羊发现了肥沃的草地,并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青草,就算旁边有虎视眈眈的狼,或者还有其它更好的青草。

鲶鱼效应

挪威人非常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获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湾,售卖的价格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在返回途中就会死掉。但是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沙丁鱼里有一只鲶鱼。当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会非常紧张,进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鲶鱼效应”。

中外著名学前教育家的故事?

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有一天,一鸣因为家里的保姆不听他的话,就骂了句:“讨厌的东西!”陈鹤琴听到后不禁心头一震。他把一鸣叫到身边,蹲下来轻轻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只见一鸣点了点头,跑到保姆跟前,仰起脸来说了声:“大姐,对不起!”保姆的脸上有了笑意,挽起一鸣的手带他去玩了。

事后,陈鹤琴又在琢磨这件事。他想,一鸣这样小,就会骂保姆,妄自尊大,这决不是天生的,而是做父母没有好好教训孩子的缘故。做父母的在教育小孩礼貌地对待保姆的同时,平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言行,做小孩子的榜样。另外,凡小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叫他们自己去做,否则会助长孩子的虚骄之气。他按着自己所想的去做了,不仅教育孩子,也检点家里成人的行为,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故事真实案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