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心理学 情感缺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先天共情能力缺失是什么?
  2. 父母该如何对待缺少关心的问题孩子?

先天共情能力缺失是什么

先天共情能力缺失是指个体天生缺乏理解、感知他人情感和需求的能力。这种缺失可能表现为无法理解或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难以预测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以及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感等。

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天共情能力缺失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荷尔蒙等生物因素有关。此外,个人经历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共情能力产生影响

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心理学 情感缺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天共情能力缺失的人可能需要通过后天的训练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这包括学习如何观察和解读他人的非言语信号、如何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状态、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等。同时,他们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先天共情能力缺失并不意味着个体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或信任感,也不意味着个体无法体验到爱和关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并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父母该如何对待缺少关心的问题孩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他的***鲁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的研究指出来“孩子做事的首要目的是获取归宿感和价值感”。如果孩子有不当的行为,那是Ta对怎么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有错误的认识,这实际上向大人传达了一个信号,就是孩子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却不知道如何得到,甚至对此失去了信心。

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心理学 情感缺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了心理学上的理论指导,我们回到本提问来。提问中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孩子得不到关心,二孩子是个问题孩子。我不知道“问题孩子”具体是有什么问题,有多严重。我暂且是认为孩子有一系列的不当行为,比如逃学、打架之类的。由于孩子平时得不到关心,Ta肯定是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的,无法得到所谓的归属感。Ta的一系列不当行为,至少在当初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比如在学校惹了什么事,老师会叫家长,那孩子就会认为你家长要关注我了,这就是寻找归属感走了岔路。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找回归属感,要给孩子爱。爱不光是给孩子买礼物玩具、好吃的食物,更重要是陪伴、关心和友好的沟通,让Ta切切实实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其次帮助孩子找到价值感,要多找孩子的优点,多夸奖Ta的优点,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身上问题,让Ta感觉到在家庭中是有价值的;最后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上,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用平等的语气给Ta讲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的后果,而不是用家长的口吻说你不应该这样,应该怎么样,要让孩子明白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这样孩子会自己改正。

总之,一切行动要围绕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进行,用爱感化。

有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相信看了会有所感触。

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心理学 情感缺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打字不容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首先 为人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这里敲黑板!不是把你的三观强加给孩子,而是让他(她)有自己的思考,求同存异。

例如:告诉他(她)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至于他(她)是去当企业家还是去做清洁,这些都是他(她)的选择,只要他(她)能自食其力,积极生活

其次 鼓励,往往比表扬与批评更有效。这里无法举例,因为每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同的。但如果表扬的过度,孩子容易产生自满心理,批评的过度,孩子则会自卑,而鼓励,会使孩子将好事做的更好,并对即便做不好的事情也抱有一个坚持不懈的心态。

最后 我想说,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与缺点。我高中同学成绩平平,现在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在微博上发表了好多动人心弦的文章,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还有一位同学,打小不爱说话,甚至自闭,但现在的他在一家三甲医院拿起了手术刀,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爱孩子,请在教育时候一些耐心和方法,别真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时,病急乱投医,给自己和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情感缺失儿童心理学研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