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案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精神残疾评定标准是什么?
  2. 为什么确诊得了中度抑郁症、疑病症,反而心里有些高兴,这是变态心理吗?

精神残疾评定标准什么

标准:

精神残疾一级: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

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精神残疾二级: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

精神残疾***: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

精神残疾四级: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的状况。法律快车提醒您,在精神残疾中,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大。 精神残疾的鉴定流程如下: 1.要排除头颅的器质性疾病,比如说要做头颅核磁或者CT,还要做脑电图等一些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些检查。 2.要做心理测验,要诊断是否焦虑、强迫或者精神分裂症都要做心理量表的测定,比如要做抑郁评定、焦虑评定、强迫评定,还有SCL症状筛查等心理学方面的量表检查。 3.要做一些精神检查就是由精神科医生来做,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个系统的检查,判断有没有精神。

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确诊得了中度抑郁症、疑病症,反而心里有些高兴,这是变态心理吗?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变态。心理学上正常的是常态,变态是相对于常态来说的一个概念,心理学上的精神障碍就是属于变态心理学。所以变态不是一般老百姓说的理解的变态。你所说的变态心理,无论是不是,都可能和你理解的“变态”是不一样的,这是做下面更具体的解释之前首先需要统一的概念。

然后来说说你的疑惑,中度抑郁,本身就是精神障碍的一种,疑病症虽然从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移除了,但是这个这个表现是还在的,所以只要得了精神障碍,本身就是变态的范畴了。但是这个变态就好比大脑感冒了,不是一般所说的变态,不可怕。对于你的情况,你是怀疑自己得病,去医院反复的查但是还不相信医生的判断,所以最好诊断了抑郁症,确实是病,对于你来说就是疑病真的是得病了,心理就会开心。这是可以理解的思维逻辑链。

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无论是疑病还是抑郁,都是精神障碍,心理的开心的感觉,也是基于病情的一种症状而来的,是不正常,不是正常心理活动。对于抑郁、疑病,都需要去专业的***医院,找医生进行诊治,坚持服药,同时也要注意家庭环境与支持,家庭的支持家人的理解都是特别重要的。同时,你自己也要有对精神障碍的正确认识,而变态这种观点就是不正确的认识之一。了解抑郁症是第一步。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青音约”的头条号,向我们提问,我们帮你解忧,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这不是变态心理。

患者之所以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疑病症,反而心里高兴,这与患者的性格性防御信念有关联。

当患者察觉到自己身体与心理不舒服后,尽管患者非常痛苦,但他们仍固着于自己应对世界的方式(特别是抑郁症患者)。他为了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而用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否定或者猜测自己是否有了问题。于是,深陷于心理冲突之中,疑心重重,又迟迟不能行动起来就医,从而导致他的焦虑变得明显,一旦他无法忍受后,而付之行动去就医时,那时,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基本***设,他已完全认为自己得了病,对自己得了病已有了自己的选择,这个信念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他在行动之前必须找到“正确的答案”。而这个“正确答案”是与自己猜测的基本相同。当他真的被诊断为抑郁症、疑病症之后,他既果断地选择了这个答案。其实病前他已经有了很多病的答案,只是自己没有勇气确定所谓的“正确答案”吧了。经医生诊断后,他便立即选择了这个答案。

所以当患者被确定为中度抑郁,疑病症,反而心里很高兴。从此,他可以“逃入疾病”当中,由此获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度残疾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