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学前儿童的心理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
  2.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3. 儿童心理学中的三种类型?
  4.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几岁到几岁?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的发展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学前儿童的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目标是:

1、描述幼儿发展的普遍行为方式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学前儿童的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探究不同的外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提出帮助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

儿童心理学中的三种类型

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每个人从0-15岁之间有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学前儿童的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觉动作期(0-2岁)

前运思期(2-7岁)

具体运思期(7-11岁)

形式运思期(11-15岁)

A型:即焦虑——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B型:即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C型:即焦虑——抗拒型(对抗型依恋)

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几岁到几岁?

3岁到6岁。

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 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

儿童文学里将儿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0—6岁的儿童。

1. 简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书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既是学习者踏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基础课程,也对实践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在实践中帮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观规律引导儿童心理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本书供中央官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使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切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