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幼儿的三种基本形式的思维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2. 幼儿认知能力包括哪些?
  3.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里来的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皮亚杰的观点被称为?
  4. 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幼儿的三种基本形式思维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该阶段儿童尚未掌握语言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

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该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出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包括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

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阶段幼儿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自我中心。儿童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

(2)不可逆性。此阶段幼儿思维是单向思维,例如,问一个幼儿你有哥哥吗?她说有的,问你的哥哥有妹妹吗?她便不知道了。

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不守恒。认为当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发生变化,它的量会改变。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

(4)泛灵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有灵魂的。例如幼儿觉得踩到小草,小草会疼的。

幼儿认知能力包括哪些?

一般来说,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

现代心理学之父奈瑟在第一部专门系统研讨认知活动的著作《认知心理学》中强调指出,认知指的是感觉输入的转换、简化、储存、恢复和运用的所有过程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其中感觉是经由各个感觉器官传递产生的,没有经过整合的信息,而知觉是有组织的,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了整合并赋予了意义。一般来说,知觉在感觉之后,但在时间上,知觉和感觉过程经常是重叠的。

认知能力测试运用于测试学习和实工作能力。与工作有关的能力可分为文字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反映速度、空间识别能力和质疑能力等。

能力倾向测试即归纳、演绎、语言理解力、记忆力以及数字能力,目的是测量特定工作能力倾向。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里来的有几种不同观点皮亚杰的观点被称为?

皮亚杰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人类,特别是儿童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展和结构。皮亚杰的发展观,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的和质的变化。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其中平衡或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因素。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性论上。

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有

1.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给埋在土里的小鸡浇水的行动。幼儿会拒绝“***设情景”下的推理。

2.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维感情加到小动物或小玩具身上,和它们交谈。幼儿常常问“冬天来了,春天去哪里了?”“月亮飞的高,还是星星飞的高?”也正是为此,幼儿特别喜欢童话故事

3.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子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还有幼儿难以理解“反话”。

4.片面性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思维的片面性在守恒实验中表现尤为明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认知风格解释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