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好伙伴教育指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幼儿园好伙伴教育指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总结出一个
它是指用规则引导幼儿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确保幼儿自身安全并不危机他人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对班级幼儿最直接和最常用的管理方法。其中规则是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保教人员、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的关系准则。
规则引导法的操作要领: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
3)教师要保持规则的一贯性。
它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师生间或幼儿间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它的基础是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爱。
情感沟通的主要着眼点:
1 / 4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数字6、7》教案 活动目标:
2、能目测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活动重难点:感知7以内的数量,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教具:7只兔,7根胡萝卜。
师: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老师去捡了好多树叶。
幼儿园三个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目标的区别: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
3、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4、学习并尝试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6、乐于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幼儿园中班阶段社会教育目标:
1、继续学习与同伴合作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尊重别人,学习懂得关心别人的方法,并适当表现,继续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
对孩子这种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行为,父母应负有很大责任。很多人在生活中向孩子过多地渲染父母与孩子间的朋友关系,并在孩子面前随意抱怨幼儿园老师以及其他一些孩子的长辈,而这些言行其实是在向孩子发出信号:“不尊重权威是可以的”,以至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几乎没有了“尊重”这个条目。 所以,要想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首先从父母做起,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能与家里的长辈、同辈相处融洽,能与邻里搞好关系,这就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家长首先要能与尊长、邻里、同事搞好关系,对孩子的小朋友要热情、尊重。其次教育孩子要平等带人。不要一不要老是以[_a***_]为中心。不要娇惯孩子,纵容孩子。 要教育孩子多为别人着想,因此,孩子怎样与同伴交往常常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的反映。家长最好用民主的方式(如尊重孩子,听孩子合理的建议,给孩子讲道理、参与孩子的活动等)去教育孩子。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回来后会跟父母说:老师今天又吵我了,XXX今天打我了……,家长听了,肯定第一反应就是心疼,但这时千万不能和宝宝说:等明天上学的时候妈妈找老师算账!这样做会让宝宝是非不分,这时候家长必须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宝宝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这对于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
2/5
这时先问清楚宝宝什么情况,如果宝宝说不清楚,到学校问下老师,如果是宝宝不遵守纪律犯错了,老师该批评就得批评,告诉宝宝以后不要再犯错了;和同学打架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对方的原因,找老师问清楚,同时告诉宝宝以后遇到别的小朋友伤害自己的时候要学会保护自己,先跑开,跑不开可以自卫,然后要告诉老师,如果是宝宝的原因要告诉宝宝以后不可以这样,要和同学友好相处。
3/5
如果放学回家看到宝宝书包里多了一块橡皮、一支铅笔或者一个小玩具一些小零食什么的,问下宝宝这是谁给的,如果宝宝说是同学送的,给他准备一些小礼物明天拿到学校回赠同学。让宝宝从小学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有来无往非礼也”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常识。
4/5
如果宝宝回家对妈妈说:XXX把我的作业撕坏了,这时候千万不能对宝宝说:这个大坏蛋,看妈妈明天到学校怎么收拾他。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以后就有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处理矛盾。问清楚是什么原因,如果同学不是故意的,告诉宝宝要宽容和谅解同学,如果是故意的,告诉宝宝以后离这个同学远点,这样的朋友不能交,同时告诉老师和那个同学的家长,要好好教育孩子。
5/5
如果老师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不听话任性自私,不要袒护孩子,袒护他等于害了他,配合老师针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和思想进行批评教育,让孩子慢慢地把这些缺点改正才是正确的方法。
注意事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好伙伴教育指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好伙伴教育指导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