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分为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分为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幼儿期发展阶段分为出生至2岁、2岁至6岁两个阶段,认知、语言、情感、社会互动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2. 幼儿期的关键成就包括自我概念的建立、情感能力的发展、语言沟通能力的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等。
3. 幼儿期各种心理问题可能对成长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如早期饮食问题、睡眠问题、亲子关系不和、焦虑等。
4. 幼儿期的教育需要倡导以儿童为中心、注重游戏、手工等多元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学习兴趣、独立性等。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所谓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观察法。
1. 从观察的时间分
(1)长期的观察,即在比较长的时期(一般可以长到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若干年)内继续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很多心理学者对儿童心理发展所作的日记式或传记式的记录和分析,就是属于这种观察法。如达尔文(C.Darvin)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我国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这种观察法有时也叫日记法和传记法。
(2)定期的观察,即按一定时期进行观察。例如,为研究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可以每周观察一两次,每次一两个小时,如此观察若干次,到一定时期,把记录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
儿童心理学证书等级分为:儿童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咨询师二级和儿童心理咨询师一级。
明细对应等级的证书需要的学历条件和对应的学习时长,或者说[_a***_]时长。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网上或现场报名,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报名时间一般在九月份,但各地时间不同,有的省份会开放网上报名系统,需要及时登录,填写信息进行报名,有的省份则需要去鉴定中心现场报名。报名后进行现场审核并缴纳报名费,将填写好的报名表、相关材料到各地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报名审核确认。通过考试,再进行认定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分为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分为哪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