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纵向研究概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纵向研究概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纵向研究是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通俗点好了 横向研究就是比如你研究高中生心理,你按你们市各普通高中抽样,这个就叫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就是比如你研究发展心理学,一直跟踪着一个案例,从高中-35岁 序列么,比如你按高一、高二、高三抽样,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纵向研究设计是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特色。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是最早运用系统追踪观察法进行纵向研究的儿童心理学家。他长期地一天三次对其子进行观察,并辅之简单实验,深入细致地记录了大量的观察事实,即所谓的儿童传记。
通过这种纵向的系统观察,普莱尔撰写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儿童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心理发展规律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了人类的各种心理过程,其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和发展方向的,且这些顺序和发展方向是带有客观规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学前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探讨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带有规律性的发生发展趋势。
2. 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趋势是从纵向角度来谈的,而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则是从横向角度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会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典型的特征。
3.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各个不同、因人而异的,但个别差异的表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仅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表现及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些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4. 探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是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的规律等问题。
量化研究:可以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探讨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缺点:实验室操作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符合,只用数据说明一切缺乏对心理深度内省资料的探测 质化研究:用大量的观察,访谈和描述来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现象,与真实情况较为符合, 缺点:时间长,耗时长,可能被试缺失,样本量一般小,缺乏外部信度。
1.横向研究:耗时少,省力,信息量大;但属相关研究,少因果性
2.纵向研究:控制性强,可进行因果研究,有助于细节影响的获得;但耗时,耗力
3.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向和纵向的优点。
4.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是: (1)访谈法、观察法:少控制,少量化,多材料分析; (2)个案法:时间长,研究细致,有利于因果关系的发现和发展进程的研究 (3)问卷和测量法:即可用于横向研究、也可用于纵向,可做大范围研究之用 (4)跨文化研究:有利于文化水平的共性与个性的建构,有利于人的心理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纵向研究概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纵向研究概念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5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