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考答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家教育指导性考答案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公育思想对社会学前教育的意义?
  2. 怎么看待“成为父母需要合格证”的建议?

公育思想社会学前教育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历程中,儿童公育思想发挥了两方面作用。

  (一)充实了近代中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考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代中国社会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如军国民教育思潮、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等等,但这些教育思潮均未涉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远未受到足够重视,其发展严重滞后。尽管第一个新型学制系统已将学前教育纳入其中,但有关政策充满矛盾,脱离国情,指导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等人的儿童公育主张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从晚清到民国前期很长一段时期,儿童公育思想为学前教育领域注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鲜血液。

  (二)确立了学前教育在近代中国新型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进而促进了各类社会幼教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考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04年,清***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蒙养章程》),确定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而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幼儿教育发展思路。《蒙养章程》颁布以后,两湖、苏浙、京沪等地相继开办了第一批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据不完全统计:1907年,全国有蒙养院428所,在院幼儿4893人;1908年,蒙养院114所,在院幼儿2610人;1909年,蒙养院92所,在院幼儿2664人。

  中华民国临时***成立后,蔡元培担任第一任教育总长,他主持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称蒙养园。同时,还颁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使得蒙养园制度得以确立,社会幼教机构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怎么看待“成为父母需要合格证”的建议

父母"持证上岗"很有必要,可以说正当时。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考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7岁之前,孩子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因此父母育儿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起点高度。

困境:第一胎按书养,第二胎按猪养,听着是笑话,其实揭露了初为父母的无奈,没有任何经验,没有其他途径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只能从书上找答案。

方法、意义:对新晋父母进行培训,并且持续解答育儿问题,能极大填补对父母教育的缺失。父母育儿能力提升了,能有效协助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有1+1>2的效果。

家长秉持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给孩子选好学校,找补习班殊不知孩子的起点其实就是自己

困境小孩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动作、言辞都会被孩子刻意模仿,形成习惯以后很难改变。有些父母自身习惯都有待商榷,还要树立榜样让孩子学习,怎么可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

方法、意义:养育孩子前,父母最好有行为自觉,如果没有,就去学习怎么做合格的父母。用学到的正确方法养育下一代,给孩子一个好未来,给社会一个好孩子。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思维逻辑:孩子穿上校服进学校就和自己没关系了,成绩好坏全是学校的责任,回家后能监督写作业的家长就是好家长!

困境:父母的成长环境与孩子完全不同,30年前物质条件有限,温饱都是问题,何谈素质教育,爷爷奶奶为生计奔波劳累,无暇顾及孩子,并且教育父母的机构凤毛麟角,直到目前还只是小众市场,得不到普遍重视。

这使当年的孩子长大以后由于没有经验只能借用老办法教现在的孩子,把他们扔进学校,然后自己出去工作。几十年了,普通家庭教育方法没有任何改变,家庭深度参与学校教学是不可能的,家长表示没时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性考答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