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学前班儿童心理学-幼儿学前心理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班儿童心理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怎样才能让学前班孩子写好字?
  2. 婴幼儿教育专业是干什么的?
  3. 学前班的孩子怎样教育?

怎样才能让学前班孩子写好字?

哈哈哈让我来用行为心理学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著名行为心理学先驱者巴普洛夫研究)来帮你,很简单,看孩子爱吃什么,比如他爱吃糖,就等他写完了给他糖,每次都这样,重复多次他自然就不厌倦写字了。当然有可能会引起蛀牙等额外烦恼,所以还可以试试另外的方法

积极奖赏法:写了字就给玩他最喜欢玩具或者去他最喜欢的公园玩。

学前班儿童心理学-幼儿学前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消极奖赏法:写了字妈妈就不叨叨了。当然还有积极惩罚法(不写字就打屁屁)和消极惩罚法(没收他最喜欢的玩具),不过不推荐对孩子使用。

幼儿教育专业是干什么的?

专业核心课程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教育概论、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行为观察分析、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指导、婴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托幼机构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婴幼儿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口语、乐理与视唱练耳、幼儿舞蹈创编、美术基础、钢琴弹唱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幼儿园早教中心、婴幼儿健康管理公司、婴幼儿营养健康类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幼儿教育与心理健康发展类专业机构的幼儿园教师、早教指导师、婴幼儿保健与护理、婴幼儿营养师、婴幼儿心理咨询师等岗位,从事婴幼儿教育教学和婴幼儿营养健康管理工作

学前班儿童心理学-幼儿学前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考取证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证书(中级)

这个专业毕业学生最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否则就荒費了所学专业。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月子中心,托幼所,高级专业月嫂及幼儿园从教工作(首先要有从教资格证书),就业的方向还是挺宽的。

学前班儿童心理学-幼儿学前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前班的孩子怎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会孩子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老师教会孩子各种知识技能。那么老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放养式教育?严厉式教育?都不合适,只有具体情况具体教育才是正确的。

一、教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现在的[_a***_]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平时疼爱孩子还来不及,怎么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干活呢?家长恨不得全部给孩子做好。更别说锻炼孩子了,所以在幼儿园里,老师会先教会孩子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通俗的话说就是让幼儿自己能管理自己,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等。

平时幼儿园会搞一些幼儿自理能力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比赛形式,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并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

幼儿教师会把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贯穿到我们的一日生活当中。

二、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传”特别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幼儿,老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老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这些行为都会有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前班的孩子,一般是5~6岁,要为进入小学准备

某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小学入学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极为关键的考验,是小孩原先教育的全方面体现,跟人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的综合表现如果孩子由于某些方面的缺陷,会造成他的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成绩不好。这个时候家长要慎重对待,因为这时孩子的自我评价如果偏向为负,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一生或者到青春期以前。

因此,为了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要在生活习惯、跟人交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提前引导,训练。在生活习惯方面,教导孩子学会简单的整理,以正常速度吃饭。我见过上一年级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喂饭,到学校没人喂饭,吃饭就很慢,要么吃不饱要么剩下来。还要定点睡觉。



跟人交往能力,会跟人沟通,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用拳头。这个方面女孩比较占优,很多一年级的小男孩还不会跟人表达,所以打小朋友的事情比较多,有时候就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

学习习惯的养成。陪着孩子每天阅读,读上一个小时。这样到学校时,孩子能安静地坐上30分钟。我看有些一年级小孩坐不住30分钟,在课堂期间会站起来走动或者跟其他孩子玩闹,很容易被老师批评。

虽然国家不提倡小学化,但是有很多原因导致了,学前班不学,一年级不会的一个现象。所以学前班还是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课本知识,但是不要把成绩看的太重,毕竟他们小学阶段还会重新接触这些知识点。让他们循序渐进就好,不要再学前班对分数期望太高

学前班孩子怎样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幼小衔接的问题。

有人说多此一举,没必要刻意的那样去做,提前学一年级的知识,到了真正上一年级的时候,反而会认为自己学过,出现满不在乎的样子,不能认真听讲,而是经常开小差,这样做非但对真正上一年级没有帮助,发起了一个反作用。

说这话不是没道理,但今天的教育情况跟以前大不一样,现在一个班级五六十人,以前一个班级没现在这样多,管这么多孩子,对老师来说肯定不易。一个是课堂纪律管理上的难度;二一个是知识传授不能达到均衡的难度。孩子的接受能力,肯定是有差异的,必然会出现一些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的现象,如果再遇到不闻不问,或没有责任心的家长,或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学校、老师,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越学越差,越没有兴趣,所以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下,提前学一些知识不是没有好处,而是对孩子来说帮助很大。

课堂纪律是一年级的重中之重,那么学前班的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孩子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学前班,大班的后半学期,这方面的培养很重要,要让孩子不但能坐得住这45分钟,还要能在这45分钟里能记住一些东西。这个基础打好了,到小学就成了一种习惯,会自觉的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认真听讲。当然,这部分需要幼儿园的老师去培养。

比起幼儿园,小学是孩子到了一个更大的空间,接触的人更多了,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教会孩子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的技能,要有防范和保护意识,比如不搭理陌生人,女孩子防范性侵,这些就都是家长必须要教会孩子去做的。

①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穿衣,穿鞋,吃饭,喝水,上卫生间,洗手等等)②清楚的语言表达能力(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 ! 等等)③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④培养团队意识⑤培养孩子与人的沟通能力⑥初步学会拼音字母以及拼读方法⑦1~100数字读写⑧讲解最常见最普通的安全常识,怎么防止被坏人拐走,不跟陌生搭话,不跟陌生人走,不单独出外玩耍等等⑨记住自家住址,自己姓名,父母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⑩不给外人开门,不要外人的东西,不吃外人的东西。外人不能动自己的小背心,小裤衩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班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班儿童心理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