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对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孩子的教育真的不能忽视,因为每个孩子发展成长具有顺序性,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具有阶段性,需要针对性的教育,到了发展不平衡性时期是培养孩子某项指标的关键时期,再后面就是出现差异性需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了。教育孩子时,父亲和母亲要一起配合分工,因为如果一个孩子全程都是母亲一手带大或长期缺乏母爱,又或缺乏父爱的教育和陪伴,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始终还是缺乏了某些该有的气质,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阶段更多培养合作和分享,规则意识;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方法的培养;高中阶段,主要是深度思考能力和大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阶段,主要是规划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
我是二十九岁(1***7)开始做父亲的,当时的职业是中学教师。孩子未出生时我就考虑到教育问题。我当时的思路是,仔细回顾了自己这二十多年来走过的路,总结一下成败得失,设想当初***如长辈(包括老师,领导)引导方面做得更好些,自己又会怎么样。于是在与妻子讨论后,确定了对儿子的教育大体方向是,靠读书改变知青子女的命运,走成为科技人才的道路,起码要能健康快乐地立足于社会。
从孩子十八个月开始启蒙,内紧外松地陪伴他成长,直到放飞他留学读博,我总是从自己的经历,从自己在教育岗位上看到青少年成长中的正反两方面案例里获取提醒,注意纠正偏差。
很***,现在我们就在享受对儿子的教育成果~有儿如斯,夫复何求!
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尝试着回答一下您的这个问题,说的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吧!
我家是男孩子,如何教育他?曾动过很多脑筋,大概按以下几个时段进行教育和引导的:
一是0~3岁,注重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要让孩子逐渐能够明辨浅显的“是非”,就是“懂好赖话”,引导孩子看图书,至少独立看5分钟。学会与小朋友相处。
二是3~7岁,注重培养孩子专注力、动手能力。引导孩子主动坐下来看书,一次15分钟左右,这样入小学后就能坐得住凳子。会结交小朋友。
三是7~10岁,引导培养孩子会专注于学习的好习惯。这一时段,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抽时间陪孩子完成作业,保证孩子一心一意地完成作业,养成认真专注的习惯,做到不分心,这样在课堂上也能不自觉地做到认真听讲。要有要好的小朋友。
四是10~12岁,引导教育孩子有上进心,保护和培养好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与生活学习习惯好的孩子相处。
五是12~14岁,孩子要达到独立、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同时,引导孩子怎样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当节课内容当节消化,当天的内容当天消化,学会阶段性小节。注重分学科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生活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处朋友,共同进步。
六是14~16岁,在学习上,家长基本放手,靠学校、老师教育,注重引导孩子按学科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注重世界观养成教育,引导规划人生,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朋友,互相鞭策。
七是16~18岁,大学阶段,要认真倾听孩子规划人生的想法,站在家长角度,给孩子中肯的建议,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信心。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认知程度有限,只能回答至此。祝您好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