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儿童心理学自我中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个人中心理论创立时间?
  2. 乔哈里视窗理论认为自我意识包括哪三个部分?
  3. 心理学上的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各自是什么意思啊?

个人中心理论创立时间

二十世纪四、五年代

个人中心治疗(Client-Centered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二十世纪四、五年代在美国所创立的一个心理治疗取向,或会被称为“非指导式治疗”、“当事人中心治疗法”。19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0年代,罗杰斯开始将理论扩展,提出治疗中所需的特质和元素,并且进行大量的研究去支持“事主中心取向”的***设。罗杰斯所强调的事主自我治愈(self-healing)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今心理治疗上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

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儿童心理学自我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乔哈里视窗理论认为自我意识包括哪三个部分?

“乔哈里视窗”理论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

乔哈里视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这个理论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提出的。该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划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心理学上的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各自是什么意思啊?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各自的特点如下:

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儿童心理学自我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现实自我:是指个体自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综合现实状况和实行为的意识。也指个体实际拥有的自我概念,即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的特点是注重实际的情况,比较满足当下,从现实中找突破口。

2、投射自我:亦称“镜中自我”,是指“我”意识到“我”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及他人对该形象的评判,并由此产生骄傲或屈辱感。投射自我的特点是容易在意别人评价,并对这个评价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3、理想自我:是个体对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自我看法,其特点是包括人们渴望拥有的那些品质,它们通常是积极的。扩展资料:由于人们总是按照理想自我来塑造自己的,理想自我是现实自我努力的方向,而且由于一般人,特别是青年人往往以为理想中的自己就是现实的自己。因此,现实自我总是带有不可摆脱的理想自我的痕迹。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当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重合度越高时,我们的自我满意度也越好;反之,自我满意度也就越差。我们需要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呈现。

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儿童心理学自我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现实自我,又称“自我“,是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中有三个组成部分,而”自我“居于中间调停的位置,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一切对个体最有利、最安全为宜,故称”现实自我“;

2、镜中我,是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他人的认识、他人的评价和情感等等;

3、理想自我,又称”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第三个部分,其从现实自我中分离出来,是代表着人格结构中追求理想、追求道德上完美的部分。由于其与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相对,所以常常发生冲突,而自我就负责协调两者,以维持心理平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 自我中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