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陈鹤琴的儿童的家庭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陈鹤琴的儿童的家庭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是“整个教育法”。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之所以强调家庭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源于他对儿童发展及教育规律的深入洞察。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也是塑造孩子性格、习惯和价值观的关键场所。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和日常交流,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家庭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供更为个性化、灵活的教育方式。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陈鹤琴强调,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陈鹤琴,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的研究,提倡“活教育”。创办和发展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1927年,陈鹤琴在南京发起和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扩大为中华儿童教育社。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陈鹤琴教育文集》等。
(1)活教育的目标。“活教育”的目的论是陈鹤琴教育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即要有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以及世界的眼光。
(2)活教育课程。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节一节课地上,学生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这样的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活教育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去学习。“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大致通过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自然、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学五类活动进行。
(3)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到的,就应该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就应该让儿童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该教儿童怎么学;鼓励儿童发现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分组教学等。
(4)活教育的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 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的出发点。陈鹤琴在强调做的同时,还强调思维的作用。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辅佐教材。
(5)活教育的步骤。他把活教育的教学[_a***_]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要求每一个孩子备一个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自己的教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鹤琴的儿童的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陈鹤琴的儿童的家庭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