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条件反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条件反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由: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发现的。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比如:将食物放进狗嘴里时出现的唾液反应,是一种大脑反应;是存在于脊柱或者下脑中枢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之间的一种直接连接。对比而言,条件反射,比如听到***或者其它在以前都是中性***的声音时出现唾液现象,是由条件形成过程中在大脑皮层里建立起来的新反射通道的结果。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他第一次用生理学中的“反射”概念来理解“心理性分泌”,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其代表作是《大脑两半球活动讲义》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客观性研究实验20年》。
在19世纪末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这些实验很快受到全世界生物学家的注意。巴甫洛夫致力于神经系统如何支配行为的工作。他通过研究狗产生唾液的种种方式揭示了一些学习行为的本质。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所以巴甫洛夫有时又把条件反射称为心理反射或信号反射。举例:无论是打铃还是轻微的点击,只要与食物结合起来,就会使狗“遵命”流口水。巴甫洛夫把这种非本能的反应称作“条件反射”。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取得的开拓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非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即遗传下来的对外部生活条件特有的稳定的反应方式,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反应方式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也就是本能,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还有一些可能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曾经有一定生物适应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如巴宾斯基征、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非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喷嚏等等。
(2)条件反射: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对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以及各种抑制现象进行过相当细致、系统的实验研究。
巴甫洛夫效应指的是,在经过条件***后,有时候生物体的某种学习行为(比如条件反射)会自动地产生。这意味着,通过一系列的***和回应,可以让生物体在没有明确的意愿或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一种被动的学习现象。
这个效应得名自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lov),他在研究狗的唾液分泌时发现了这个现象。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发现,当给狗定期敲响***,并在***响起时给狗喂食,狗就会以后对***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即使没有食物的出现。这个学习现象被称为巴甫洛夫效应。
巴甫洛夫效应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动物学习和行为形成的一种被动过程,即不需要意识的介入即可发生学习。这个效应对于行为心理学和条件反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