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解读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解读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在于: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
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会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因为孩子的每个阶段的发展认知不同,相对应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在认知发展不够的情况下学习,那么只会让孩子痛苦却也学不到。
下面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介绍: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中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
阶段:这四个前后相继而又有质的差异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另一是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或多余性等运算。但由于这一阶段的运算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难以组成完整的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设进行逻辑推理。在这一阶段里,尽管儿童少年并未意识到某些形式运算结构的存在,但能运用这些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
(1)皮亚杰创立了知识建构理论,揭示了儿童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描述了儿童思维力、逻辑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内在过程。
(2)对皮亚杰来说,认知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理年龄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积极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了解外部世界的意义。
(3)儿童积极地参与与世界的互动,动作是他们建构知识、认识世界的原因。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守恒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分水岭”,掌握守恒概念标志着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是认知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守恒概念:是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包括有质量守恒、重量守性、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守恒概念是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第三个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并不是同时获得这些守恒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获得的,先是在7-8岁获得质量守恒概念,之后是重量守恒(9-10岁)、体积守恒(11-12岁).皮亚杰确定质量守恒概念达到时作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开始,而将体积守恒达到时作为具体运算阶段的终结或下一个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开始.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增加问题的情境性,儿童能表现出更强的守恒掌握能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解读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解读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