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培养儿童角色意识例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谈一谈,在教育小孩这件事情上,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和孩子之间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2.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谈一谈,在教育小孩这件事情上,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和孩子之间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在闺女的成长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品德修养,其次才关注学习,结果发现首要的做到了,其次的更优秀。

叔家弟弟刚会牙牙学语时,有次在我家吃饭,坐在饭桌旁的小家伙拿着一把筷子,整理齐齐的往桌上一推,说“糊了”,可把我们乐坏了,乐完了才感知到坏了,叔经常抱着他搓***,这可是手把手教的!家庭影响何等重要!

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闺女小的时候,初为人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就知道不能让孩子学坏了,大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不需要刻意的怎么教育孩子,因为计划总比变化快。但是有一条宗旨是不可改变的,大人一定要身正,这样你在镜中(孩子心目中)的像就不会歪。所以我们一直都是满满正能量影响着闺女,可是这样的闺女却不能融入现在的社会,屡屡受到同学的欺负。

有一次竟然哭着回家了,问她为什么哭了?她说同学骂她,说要把她劈八瓣!我为这事愁坏了,找老师吧,不值当的,自己亲自出马吧,有辱斯文,置之不理吧,孩子还在那委屈的哭呢!最后决定让孩子自己骂回去。我亲自教会了不会骂人的闺女一句骂人的话,我说:“你去骂回去,你就说要把他劈十瓣,十比八大吧?”闺女破涕为笑了!现在的班级里要问谁最愣,都知道是我闺女,除了学习好,其他都不行:不会骂人,没有鬼心眼,整天乐呵的,见谁都是好人!

就这样我也一直没有改变我的初衷,坚持着不能让闺女学坏了。我自个觉得对闺女的培养很成功
这是闺女自己外出时给外公带回来的痒痒耙,而外公有根竹子的痒痒耙,这不浪费吗?闺女的心思是:


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是伸缩的,外公出门的时候哪痒痒了可以随时挠挠!我瞬间湿了眼眶——-懂得感恩,能为别人着想的孩子就这样养成了!

闺女今天正好15周岁,仅以此文祝闺女生日快乐

小孩教育无小事,多少年来,也牵动着无数的家庭为之奔波。这不,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只要有孩子、有宝妈的地方,听到谈得最多的话题恐怕就非“孩子教育”莫属了!

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其中,既有收获成功的喜悦,也有“恨铁不成钢”的心酸!但不管怎样,相信最多的应该还是孩子成长所带给我们的幸福与感动吧。

一直以来,相较于说教,对于孩子教育习惯的养成,向来更信奉家庭榜样教育的力量,给孩子来得更直接、更有效、也更让人省心!

比如说吧:当我们孩子正在兴致勃勃的玩游戏、听音乐、或者其它什么时……如果我们家长居高临下,以我们家长的权威打断孩子、让孩子放弃其兴致盎然的事物,其结果对于孩子又无不是喷然大哭或者闷闷不乐……!这点换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又何不如此呢?而这,却又何苦强求于我们孩子?况且,相信这对于孩子专注力、兴趣的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吧?殊不知,到头来发现我们孩子这些的缺失,又岂不是我们亲自给抹杀,而悔之晚矣呢?相反,如果我们能以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并正确引导,很多时候,孩子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一块璞玉,也是作为父母我们的一面明镜。相信,只要我们用心雕琢,用心认识,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也越发的幸福与感动!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感谢邀请!

中国父母“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虽然少了,但仍然存在。

其一,受传统思想影响严重。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思想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其影响还在继续。对于这种思想,我们要批判性地继承。比如,父父、子子,就是教育我们做父亲的应该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应该有儿子的样子,这是礼仪。但“做儿子的一定要听父亲的”,这就需要我们深思了。而“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恰好就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我是老子,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就会动手。

其二,“以暴制暴”的教育效果好。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事实存在,就是“动手”教育的效果好于说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出现在家庭教育上,也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并且有时还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但这种“棒棍教育”毕竟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

其三,中国家庭缺少科学的教育思想。

虽然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但中国家庭普遍缺少科学的教育思想。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思想简单盲目——让孩子成龙成凤。这里往往忽略了孩子资质的差异、孩子读书学习的快乐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大多家长只是给孩子制定了一个终极目标——考大学、考好大学,为此,家长不惜巨额的财力、物力,甚至有时还会“以暴制暴”,动手教育孩子

总之,可怜天下父母心。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而出人头地,但是大多数家长却不愿去思考教育内涵,不愿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只会不停地驱赶自己的孩子向前、向前,甚至为了达到排名靠前的目标而不惜***取“以暴制暴”的方式

所以,中国的孩子很累,中 国 教育很累……

大多数家长喜欢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子女,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家长的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因为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骨子里就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有拳头解决不了的事情,因此他们对待下一代也就***取了这种方式。

那么这种方式到底好不好了,我来说一说在我教育子女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吧!

有一次吃饭时,我儿子不好好吃饭,老是下位,到处跑,到处玩,说了很多遍都没有用,于是我就想着用暴力的方式来吓唬吓唬他,我打了下他,后面他很听话就乖乖的坐着把饭吃完了。原本以为这件事情也就结束了,结果第二天,我们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我下位去拿了下我的手机,结果我儿子用手打了下我,我问?为什么要打妈妈,妈妈能打吗?她很委屈的说,昨天我下位了,你打了我,今天你也下位了,所以我也要打你。就因为这件事,我当时就陷入了沉思,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在超乎我们的想象。不由得在想,暴力解决一件事真的有用吗?

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1)孩子是超强模仿者,被暴力对待的孩子,以后也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也许会好一下,但不能根本的让他明白他哪里错了,只是因为害怕你的打他,而稍微听话点,但长此以往,孩子会很叛逆,等孩子打了,你老了,你打不动了,孩子就会跟你互打用你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你,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2)严重影响亲子关系,长期被暴力对待的孩子性格容易发生扭曲。

孩子还小,就算你口上老说,打你为你好,不打你你记不住,但是孩子是不懂得,也无法明白家乡的良苦用心,在长期暴力下长大的孩子,在内心是及度缺乏爱的,也是及度渴望爱的,他们会想着逃离,但他们能力有限,于是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去改变他们的现状。

打还是要打,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打多了真的会打皮来,不经常挨打的孩子,如果发生严重的错误被打了,他一定就记住了,这才有威慑力。有些事一定要打,但有些事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解决,具体的可以关注我哦,我后期会讲到。

以下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我们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例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