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允许小孩犯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允许小孩犯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估。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先来自成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家长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事务,与孩子讨论一些家中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家长对自己的信任。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二、赏识孩子,让孩子知道“我能行”
缺乏自信的孩子已经在心里建立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即“我是没用的”“我很没信心”等,这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越来越没有信心。
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可以做得很好;可以有意识地忽视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而在孩子表现出自信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淡化“我无能”的心理,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特殊的才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孩子的一些特长,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树立起信心。
四、允许孩子犯错误
我家孩子在做出不正当行为时,作为家长首先我自己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其实最初也是大惊小怪的,但是孩子会理解为做出这个行为就能获得家长关注,可以受到重视。所以不仅不会改正,反而会再做一遍,或者在她觉得自己没有被关注时,又做出同样的行为。
其实对于孩子自己是不知道这个行为代表着什么,尤其是我孩子还不到3岁。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是看到几张的表情有变化,家长都会聚焦他、关注他,让他觉得这个行为能吸引人注意。
所以一般在孩子做出不正当行为的时候,我首先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控制,多控制,跟自己说事情已经发生了、生气也于事无补,然后紧接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对的方式是什么,不要重复跟孩子说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这个很重要,告诉孩子、指导孩子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制止。打个比方,我跟你说你不要吃肉,不要吃红烧肉、不要吃清炖排骨,不要吃牛排,不要是烤肉串。。那你现在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是以上提到的各种美食。。孩子也一样,如果家长一味的孩子孩子,不要只吃肉,不要乱扔玩具,不要一直看手机,孩子的脑海中除了想肉、想手机以外没有别的画面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不做这个要做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
比如我家孩子看手机,这在我看来是不太好习惯、虽然不算不正当行为,但是我比较反感。但是不看也不行,所以首先规定时间,到了规定的时间后,我就拿出绘本、或者贴纸书说看手机时间结束了,来妈妈陪你玩贴纸,或者妈妈给你讲绘本。孩子自己就过来了,即使还会赖一下说再看一分钟、但是我会告诉孩子,说话要算数,你要不遵守约定我以后答应你的事情也不会做。反复几次孩子知道家长的底线在哪里,就不会随意触碰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允许小孩犯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允许小孩犯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