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儿童良好情绪的特征?
  2.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3. 儿童心理学中情绪由哪三种组成?

儿童良好情绪的特征?

幼儿情绪的特点主要有三点,这三个特点分别是,易感性、易变性和冲动性,两岁以后,小孩子的情感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也会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应当注意对小孩子良好、稳定情绪的培养

儿童良好的情绪有以下特征:1、能够准确的表述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良好的情绪首先能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准确的表述,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准确性,不单单是只要表述出自己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要表达出自己的消极情绪。

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良好的情绪镖现在对周围环境的评价上对周围环境的评价要客观,或说要适当,如果表现的过于剧烈或过于低沉,则不是良好情绪的标准。

3、良好的情绪还表现在情绪的转移能力上。良好的情绪不单单表现在表达上海表现在情绪的转移上,也就是说,在兴奋时如果停止那末兴奋不在延续,如果悲伤,停止时不再悲伤,也就是说能够在情感上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4、良好的情绪表现在年龄特点上如果1个人的情绪表现超越了自己的年龄那末也不是良好的情绪

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婴幼儿良好的情绪表现为依恋、喜悦、愉快。

依恋是重要的情绪体验,从生后6~7个月开始,婴儿对熟悉的人建立依恋,这个人主要是母亲,这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链接,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依恋对象存在时开心,不存在时则忧虑。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依恋。

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和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今后认知社会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建议在孩子6-7个月之内,至1岁不要频繁更换带养人,以建立良好的依恋,避免孩子将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一)客观性原则

儿童心理是客观存在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必须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以及儿童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二)实践性原则

儿童心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反应。因此,必须从儿童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究,从儿童主体跟其客体(环境和教育)的矛盾统一的关系中去研究。

(三)矛盾性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一切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进行足以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例如,资产阶级行为主义所进行的关于儿童惧怕的研究,或那些不考虑儿童健康情况的心理实验),不允许向儿童提出跟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任务相矛盾的图片、问题或作业等等。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我国儿童教育事业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更多地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地研究而研究。当然,这也决不意味着把研究工作局限在很狭小的“实用”范围内,更不是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儿童心理学中情绪由哪三种组成?

1、依恋

依恋情绪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婴儿开始对妈妈有特别的反应,如他更喜欢看着妈妈的脸,更多地对着妈妈笑,而妈妈的出现和拥抱,都容易使婴儿消除不安和停止哭泣。

如果妈妈能够读懂婴儿依恋的信号,并积极以眼神、微笑、语言作为回应,就能让婴儿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被关注,从而产生极大的安全感,这种和谐的回应,能促进母子间的亲密感情;相反的,如果宝宝的需求得不到回应,那么这种依恋的建立就会消失,从而影响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2、害怕

心理专家认为,婴幼儿会害怕是一种健康、自然现象,并不说明他胆小,而且害怕是婴儿最早出现的情绪之一。但是如果幼儿经常出现害怕的情绪,或因为害怕而导致情绪紧张、焦虑,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甚至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父母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判断出幼儿是否处于害怕的情绪之中,并用语言和拥抱的方式安慰幼儿的不良情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健康标准包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