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儿童心理学十一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学儿童心理学十一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是教育学第11章。
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以引起敏感的反应的事物,不在发生敏感反应。就比如某学生特别害怕水域,靠近水域地带就有一种会落水的恐惧感。
步骤:
1.建立焦虑***等级表。就比如小张非常害怕靠近水域,将小张靠近水域不同距离恐惧程度建立起恐惧等级表,比如距离水域15米时轻度恐惧,距离水域10米是中度恐惧,距离水域5米是极度恐惧。
2.进行全身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方法有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肌肉放松、意念放松、暗示放松等。
3.焦虑***与松弛活动相配合。也就是让患者靠近水域15米时,此时患者会产生恐惧感,但不允许患者回避,心理咨询师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比如深呼吸、想象令自己愉快的场景等,减轻恐惧感。经过为期一周的训练患者在距离水域15米时不再感觉恐惧,接下来让患者距离水域10米,患者产生恐惧感,心理咨询师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放松训练。经过为期两周训练患者在距离水域10米时恐惧感降低。最后让患者靠近水域5米,同时进行放松训练,最后完全消除患者对靠近水域的恐惧感。
内容如下;
《设计心理学》共有五章;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梳理了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近年来设计-理最活跃的几个领域——可用性工程设计、情感设计和感性工学等。
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将重点落干与视觉艺术息息相关的“感知觉”现象上,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破解设计中的感觉(特别是视觉)与知觉。
第三章“认知与学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将原型、特征、图式、表象、记忆等重要原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设计中的情感,一方面对情绪和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进行科学解读,另一方面着眼于设计现象,总结出设计中常用的情感激发方式和表现形式。
《设计心理学》为“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该书强调经典性和实践性,精练篇幅、突出重点。全书在提炼出设计心理中最重要、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大量案例和图片加以说明和验证,并收录了作者近期的一些研究,如第三章基于“特征说”的基本形式特征分析,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提取设计知识的方法;第四章中运用量表和统计的方式验证人们对产品造型的情感体验,提供了运用定量方式进行设计心理研究的范例等。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点分为两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叫综合素质叫做科目一,第二个科目呢,叫做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一的重点呢?主要是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教师遵循的教育法律法规科目二主要考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管理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理念中的知识
第一章 教育基础】重要程度:占总比20%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出题方向:单选题、简答题。
【第二章 学生指导】重要程度:第二、三章 占总比30%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于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发展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相关知识,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有关活动。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_a***_]分析题【第三章 班级管理】重要程度:第二章+第三章 占总比30%重要考点: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知识,能够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第四章 学科知识】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 占总比50%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高频考点】出题方向:单选、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题【第五章 教学设计】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 占总比50%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