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单亲家庭教育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单亲家庭教育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撰写关于单亲家庭幼儿教育的论文可行性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引言
背景介绍:简述当前社会中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趋势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婚率上升、意外事故及疾病等因素导致单亲家庭增多,这些家庭中的幼儿面临着独特的成长挑战。
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的价值,包括对幼儿个人成长、家庭和谐、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稳定的积极影响。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前人在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方法、心理影响、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空白: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尚未充分探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切入点。
三、研究问题与目标
研究问题: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的具体问题,如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特征、教育需求、教育策略等。
研究目标:设定具体、可量化的研究目标,如提出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改善单亲家庭幼儿的教育环境等。
江苏高三学生朱以哲,在高考前一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丧母之痛。 这位单亲母亲和儿子一起租住在学校附近,因为遭遇***而意外身亡。 这位平凡的母亲临终前做出了一个不平凡的决定,要捐献自己的器官。朱以哲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在器官捐赠协议书上替母亲签了字。
写到这里,想起了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在我同事的丈夫,在儿子高考前的三个月,因意外身亡。同事当时直接崩溃了,好长时间才调整过来。他儿子当年发挥也不好,本来走一本的他走了一个二本,不过现在他儿子非常优秀,在北京大学读博士。
朱以哲同学高考时间距离母亲去世时间太短了,很难从悲痛中走出来,最后发挥失误,不过成绩还是高出一本线20多分。
本来,朱以哲的生命里就和母亲一起走的挺艰难。现在剩下来的人生路,要靠他自己一个人走过,想想就觉得心酸。 但是我相信为了母亲,朱以哲一定会选择坚强。老天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夺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不论怎样,我都希望朱以哲能笑对生活,砥砺前行。希望他在大学生活中坚强,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回顾】
朱以哲同学是江苏吴江人,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妈妈在5月6日突然遭遇到***,离开了人世。母亲虽然是个普通人,却留下了不一样的遗愿,要把器官进行捐献。5月12日母亲节那天,小朱同学依照母亲的遗愿,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书。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悲痛,小朱咬牙坚持复习,参加了6月的高考。最后小朱取得了364分的好成绩,语文143分、数学124分、英语96分历史、政治两门双A。
【我的看法】
今天看到了这则新闻,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位母亲的无私奉献、良苦用心、小朱同学的坚强懂事、正直上进,都让我们深受感动,也心怀仰望,当然也给大家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1、母亲平凡、母爱至伟
如果没有这次变故,想必这对母子终生可能都是默默无闻的,就是这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母亲,却做出了令多少人汗颜的决定,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眼角膜、肝脏、肾脏),要知道因为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多少人想着死后留全尸而拒绝捐献器官。这位平凡的母亲却有着如此博大的心胸、博爱的情怀,真的是令我辈汗颜不已。我们除了对她表达无比的感激和敬意之外,无以言表!希望这位母亲在天堂安好,永世平安!
这位母亲更伟大的地方在于,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孩子上了非常好的一课,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彰显了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试想在她这种无私行为的影响下,她的儿子肯定也是一位心地善良、博爱无私的人,一定也是一位饱含着正能量的人。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她的儿子真的非常优秀。
2、孩子坚强、阳光向上
在许多同龄孩子张扬个性,叛逆无羁,动辄和家长发生冲突,不服管教,甚至惹是生非或者心里脆弱,动不动就做出过激行为的大环境下,有一个孩子的故事让人感动。比起17岁跳桥少年,为论文跳江的博士,北大弑母学子等等这些反例,江苏高考生朱以哲太让人心疼和敬服了。
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朱以哲,是江苏吴江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2019年的高考生。他来自单亲家庭,母亲和他租住在校外的一间出租屋内,母子俩相依为命。
母亲一直希望朱以哲好好学习,拼搏进取,高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上一所好大学,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之人。朱以哲也一直按照母亲的希望努力着,成绩也很不错。可不幸的是,在高考前一个月,也就是5月6日那天,朱以哲的母亲突然遭遇了***,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相依为命的母亲突然离开人世,像一个晴天霹雳,炸响在朱以哲头顶,毫无征兆,毫无思想准备,年少的朱以哲承受的悲痛和打击可想而知。可他没有被巨大的哀伤击倒,坚强地料理母亲的后事,并依照母亲遗愿,替母亲捐赠器官。5月12日,今年母亲节那天,朱以哲依照母亲的遗愿,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书,同意把母亲的眼角膜、肝脏、肾脏无偿捐献,成全了妈妈生前的遗愿。这一举动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大家纷纷为这对母子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竖起了大拇指。
安葬好母亲,朱以哲强忍内心的悲痛,继续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备考中去。他以超强的意志力督促自己认真学习,不被失去母亲的巨大悲伤压倒。意志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朱以哲最终平顺地参加了高考。
考完的等待是一种煎熬,等啊等啊,终于等到江苏省高考放榜的时刻,朱以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紧张地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查看。分数一下显示在眼前,朱以哲惊喜地看到,自己考出了364分的好成绩(江苏省的高考满分是480分),比文科一本线339分整整高了25分。其中语文143分、数学124分、英语96分历史、政治两门双A。外加小高考加分,朱以哲最终取得了364分的好成绩。这个分数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也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朱以哲说,这个分数勉强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母亲可以放心了。看来朱以哲对自己的高考分数并不是很满意,但是在高考前遭遇过家庭重大变故后,能考到这么高的分数,实属不易。
朱妈妈品德高尚,具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相信儿子在她的耳濡目染下,一定也养成了高风亮节,如今万事俱备,只差报考志愿了,相信好人终有好报,朱以哲一定能被心仪的院校录取,上一所喜欢的大学,将来按照妈妈的遗愿,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不负妈妈的期望。
朱以哲的故事和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是不是很励志?希望孩子们都能拥有坚强的[_a***_],遇到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压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单亲家庭教育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单亲家庭教育论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