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高空抛物教育反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幼儿园高空抛物教育反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豆瓣过去有一个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后来被封了。这五个字听起来很极端,但你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我们从小到大所灌输的教育——父母皆伟大。
太多人成为父母,并不是出于责任心,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更多时候,不过是意外的产物,他们的道路是莫名其妙的结婚,再到稀里糊涂的有了孩子。
而有了孩子后,一个品行本来不佳的人。也不会因为突然多了父母的头衔,瞬间长大,一下变得纯良而多才。
我国是一个很重视家庭为单位的国度,讲究重视集体,忽略个体,个人服从大局,这个服从需要把人的个性自我的约束,剥落,不断的缩小自我。需要你去扮演群体里面大家所爱的角色。
于是一切事情都变成了家务事,婆媳矛盾?家庭暴力?每个人都成为家庭的私有物品,比起家暴,作为儿童更是,他们无从选择,他们只有默默承受。作为一个私有物品去满足父母的欲望。
于是才有了豫章书院这样畸形的产物。这个学院最可怕的是什么,是并不是很多家长被蒙蔽了,才会选择这个学校,而是他们即使知道了,他们也会选择这个学校。因为他们“为你好”。因为他们的尊严“圣神不可轻犯”
你想想你小时候,你父母冤枉你,你父母做不好的事情,他们会认错吗?他们有以身作则吗?他们小时候就都听话,成绩上清华北大了吗?
另外,虐待、故意伤害、非法拘禁、里面的行为随便列举几条,都是触犯了我国刑法。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明显犯法的事情可以光明长大这么久?而且可以说如果不是舆论这个书院会一直存在,其他类似的书院,其他类似的父母也会继续存在。
我只想问句:如果没有舆论怎么办?是不是所有的学生,学院真的都可以有机会得到关注,哪些没被关注的盲点怎么办?
这种人其实还不配当父母。
当父母当然是一种生理活动的结果。夫妻云雨,十月怀胎,最后自然而然地成了爹妈。但是,这种自然意义上的父母,和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100年前的今天,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鲁迅和胡适那一代人热烈讨论了怎么当父母这个问题,鲁迅甚至写了《我们该如何做父亲》这样直白标题的文章。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借主人公之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但是100年过去,中国人在如何当父母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长进。很多人仍然把孩子当成自己附属品,不但自己打,还送到书院里挨龙鞭;或者逼孩子早结婚,成为像自己一样碌碌无为的人;或者所要天价彩礼,把孩子当成可出售的商品。
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该如何看待儿童?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儿童的现代化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在传统社会,儿童是父母的私产,所谓天地君亲师,出外归皇帝,在家归父母;在极权社会,儿童称为国家的财产,所以在有的国家,会鼓动小学生回家监视父母举报父母。
而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儿童是自足的生命个体,父母只是“监护人”而已。换句话说,在他长大之前,当父母的只是帮忙看一下而已。
很多中国父母之所以对孩子那么恶毒,就是没有真正把孩子当人。这些父母往往自己不够成功,但是又为成功学所害,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伸,去实现自己的欲望(想一想,你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却望子成龙呢)。这样的父母,本身是极其不成熟的,说他们不配当父母并不为过。
奉劝那些把孩子送到书院或者电击的父母,多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你到底为什么失败?你自己还有成功的可能吗?如果你还有理想,就自己去努力吧,请放过你的孩子。鲁迅当初那句“救救孩子”并不过时,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很多父母先自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高空抛物教育反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高空抛物教育反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