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上的情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上的情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儿童0至2岁这段时期,被称为感知运算阶段;儿童2至7岁这段时期,被称为前运算阶段;儿童7至12岁这段时期,被称为具体运算阶段;儿童12至15岁这段时期,被称为形式运动阶段。
儿童的感知运动阶段又被划分为了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反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1——4、5个月)、意象行为的形成时期(4、5——9个月)、格式的初步联系运用时期(9——11、12个月)、通过积极尝试创造新的格式(12——18个月)、通过心理组合而创造新的格式(18个月——2岁)。
这四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是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来的理论。他提出的这个认知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了儿童心理研究领域学科的典范,他所创作的理论学说推动了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比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也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比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利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了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其中包括:揭示人的心理现象、描述人的心理现象、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的心理活动、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分别阐述为:
①描述心理***:每一种心理***都有质和量的特点。
②揭示心理规律: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是准确行动的指南。
③探明心理结构:对某种心理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④阐述心理机能:按照某一种心理机能的特点,进行有的放失的辅导、帮助和提高。
心理学对“情绪”的定义是,由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觉和行为表达这四部分组成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走在路上,有条狗冲出来,朝你狂吠,你被吓了一大跳,这时候你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呢?
首先,你的生理系统会向你发出危险的警告,你的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开始进入备战状态,你的内脏各系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你的胃部血液会被排空,面部的血管也会收缩……
接着,你的生理唤起开始让你意识到有危险的情况;这时候你就感到了恐惧;再进一步,你会***取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比如逃跑。
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训练不仅能帮助人们改变和控制情绪,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对情绪的表达。
从“情绪”的组成成分不难看出,我们难以改变或控制我们的生理唤起,但对于认知解释、主观感觉和行为表达,这三个部分,则是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技巧来调整的。
#头条心理学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上的情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上的情绪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