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期儿童家庭教育学心得体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学心得体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天下午三点,作为小学一名新生的家长,我怀着期待与兴奋的心情踏进了这所拥有良好口碑的学校校园,与一年级一班四十多位新生的家长一起,接受了一堂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新生家长指导会。
班级的几位主要任课老师分别介绍了教学情况和家长需要注意配合的各项事宜。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季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循循善诱;数学老师稳重大气,文质彬彬。见到两位优秀的老师,家长们略有些忐忑的心顿觉轻松。
本届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70年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和课程难度已经和现在完全不同。可以说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孩子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和进度,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家长、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的。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必须有所牺牲,并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与会几位老师的讲解,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总结如下:
家长辅导时注意帮孩子养成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避免过度的批评和打击,通过表扬、肯定、鼓励和奖励等正面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树立自信心。
坚持勤练、勤读、勤算、勤写,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收获。
二、生活习惯养成
早睡早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保证正常的学习。
在闺女的成长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品德修养,其次才关注学习,结果发现首要的做到了,其次的更优秀。
叔家弟弟刚会牙牙学语时,有次在我家吃饭,坐在饭桌旁的小家伙拿着一把筷子,整理齐齐的往桌上一推,说“糊了”,可把我们乐坏了,乐完了才感知到坏了,叔经常抱着他搓***,这可是手把手教的!家庭影响何等重要!
在闺女小的时候,初为人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就知道不能让孩子学坏了,大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不需要刻意的怎么教育孩子,因为计划总比变化快。但是有一条宗旨是不可改变的,大人一定要身正,这样你在镜中(孩子心目中)的像就不会歪。所以我们一直都是满满正能量影响着闺女,可是这样的闺女却不能融入现在的社会,屡屡受到同学的欺负。
有一次竟然哭着回家了,问她为什么哭了?她说同学骂她,说要把她劈八瓣!我为这事愁坏了,找老师吧,不值当的,自己亲自出马吧,有辱斯文,置之不理吧,孩子还在那委屈的哭呢!最后决定让孩子自己骂回去。我亲自教会了不会骂人的闺女一句骂人的话,我说:“你去骂回去,你就说要把他劈十瓣,十比八大吧?”闺女破涕为笑了!现在的班级里要问谁最愣,都知道是我闺女,除了学习好,其他都不行:不会骂人,没有鬼心眼,整天乐呵的,见谁都是好人!
就这样我也一直没有改变我的初衷,坚持着不能让闺女学坏了。我自个觉得对闺女的培养很成功
这是闺女自己外出时给外公带回来的痒痒耙,而外公有根竹子的痒痒耙,这不浪费吗?闺女的心思是:
她这个是伸缩的,外公出门的时候哪痒痒了可以随时挠挠!我瞬间湿了眼眶——-懂得感恩,能为别人着想的孩子就这样养成了!
小孩教育无小事,多少年来,也牵动着无数的家庭为之奔波。这不,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只要有孩子、有宝妈的地方,听到谈得最多的话题恐怕就非“孩子教育”莫属了!
这其中,既有收获成功的喜悦,也有“恨铁不成钢”的心酸!但不管怎样,相信最多的应该还是孩子成长所带给我们的幸福与感动吧。
一直以来,相较于说教,对于孩子教育习惯的养成,向来更信奉家庭榜样教育的力量,给孩子来得更直接、更有效、也更让人省心!
比如说吧:当我们孩子正在兴致勃勃的玩游戏、听音乐、或者其它什么时……如果我们家长居高临下,以我们家长的权威打断孩子、让孩子放弃其兴致盎然的事物,其结果对于孩子又无不是喷然大哭或者闷闷不乐……!这点换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又何不如此呢?而这,却又何苦强求于我们孩子?况且,相信这对于孩子专注力、兴趣的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吧?殊不知,到头来发现我们孩子这些的缺失,又岂不是我们亲自给抹杀,而悔之晚矣呢?相反,如果我们能以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并正确引导,很多时候,孩子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一块璞玉,也是作为父母我们的一面明镜。相信,只要我们用心雕琢,用心认识,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也越发的幸福与感动!
隔代教育的弊大于利吧,因为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爷爷那一代人的生活习俗更现在有很大的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物质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是由爷爷代小孩的话,有很大程度局限了小孩的格局。
不过有些家庭是为了生计不得不由爷爷辈代的话,那也放宽心,抽空多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也是可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期儿童家庭教育学心得体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期儿童家庭教育学心得体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