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阿德勒英文原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阿德勒英文原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认为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的行为乃受社会驱力所推动,而社会兴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并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2、最早提出“创造性自我”的观念。
3、强调人格的独特性、统整性:一个人所做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4、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个体,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实现的意义,从而计划并指引个人的行为。
6、阿德勒转变了弗氏人格发展的重点,将重点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上。
7、创设了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派,被称为个体心理学,是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阿德勒强调个体在社会背景中的独特性和主观体验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生活方式”,由他们早期的经历和当前的生活目标塑造,这些目标主要以获取优越感和归属感为动机。阿德勒心理学关注个体的潜力和主动性,旨在帮助人们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个人成长。
阿德勒心理学的中文译本中,岸健一郎的译本被认为比较好理解。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被广泛阅读和接受。然而,由于岸健一郎的翻译只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阿德勒的观点,而并非真正的学术著作,因此不建议使用。
如果要阅读阿德勒的心理学原著,建议直接阅读英文原版或者购买正规的学术出版社的中文译本,例如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阿德勒心理学读本》。此外,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比较独特,在阅读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背景知识,否则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刻含义。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这句话出自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幸福的童年经历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拥有更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用童年时的积极经验来治愈一生。
《焦虑症的自我救赎》这本书是由德国的知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茨·卡夫卡共同撰写的。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剖析了焦虑症的成因,并提供了实用的自我救赎方法,以帮助读者克服焦虑情绪,恢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焦虑症的自我救赎》是一本由克莱尔·威克斯医生所著的书籍,他是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被称为“解开焦虑症密码的女人”。她提出了一整套简单易行的康复***,首创“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并写进《焦虑症的自我救赎》系列作品里,帮助世界各地的患者学习自我治疗。
相同点:都是精神分析学派。
不同点: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本质的不同点,也就是导致这俩好基友决裂的原因,是他们对于人格动力的不同见解。
对于初学者而言,人格动力大致可理解为"驱使一个人行动、活着的内在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是力比多——一个和性本能相关的动力指标。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心理现象,都是被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所驱使。
阿德勒一听弗洛伊德这么说可就不干了啊,怎么啥啥啥都是性驱使,你脑子里还能有点别的东西吗?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因为在意见上无法统一,因为对泛性论的过于执着,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先后决裂。
阿德勒认为,人格动力源于人的自卑感。人这一生会被太多的人比下去,自卑感基本与生俱来,伴随你直到死亡。因此,克服自卑感,活出自己,才是人生的动力与目标。
你瞅瞅,人家阿德勒多么积极,认为人是要克服困难向上的;而弗洛伊德的观点让人很悲观:一切都是受本能驱使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自己真的是无法控制自己。
结语:精神分析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派,也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心理学派。相比行为主义、机能主义、认知心理学而言,精神分析更倾向于[_a***_]人格、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让客观评价变得很困难。因此,不能轻易地说精神分析学派中孰是孰非,如果一个理论能自圆其说,那么就值得支持。
想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罗夏的生活日记~每天持续输出心理学干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阿德勒英文原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阿德勒英文原著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