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教育案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孩子幼儿期家长过于溺爱!对学习性格心理有哪些影响?
  2. 在少女肢解案件中,凶手的家长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3. 面对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不停的“催”,后果会怎样?
  4. 对于孩子的恶作剧行为,父母应如何做?

孩子幼儿家长过于溺爱!对学习性格心理有哪些影响

孩子幼儿期家长过于溺爱,说白“溺爱”大家都不陌生,也能很好的理解且知道对孩子不利。但是有的家长在孩子遇到点儿情况时,溺爱就会凸显出来。

作为老师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接触这类的孩子,孩子会有“畏难”情绪,比如上课过程中,孩子感觉自己不会了,就不想认真听讲。甚至会往桌子下面跑,或者找借口说上厕所。有的孩子也会哭,说这个太难了,自己根本学会……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并不知道,后来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并通过一些观察,我给家长说孩子有畏难情绪时,家长还是认同的,并且积极改变态度,尽可能不“溺爱”孩子。

在少女肢解案件中,凶手的家长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我觉得凶手的家长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句话本身是就是有问题的。

没有一个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凶手。孩子之所以成为了凶手,那么也就是说他自己本身性格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他性格的问题可能来源于原生家庭,也可以来源于是社会环境。

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凶手的年纪比较小。由此也可以判定他的性格问题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事过于凶猛,心狠手辣,心思缜密的小朋友。一定是在原生家庭中受过极端情绪的影响。而且父母把这种极端情绪传染给小朋友之后,并不在意小朋友的感受。所以小朋友做事的方式也是***取一种十分极端的方式。

这个问题,能给出真实回答的人大多不愿意在这里回答。我是不能给出真实回答的人之一。但是,从这个***中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所有家长重视: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就这个***中的凶手行事过程,我搜罗了网上的一些报道:孩子嫉妒心极强,走了极端,这是青春期负面心理长期在心中积压发酵导致的膨胀之后的爆发,导致了极端的行为。

嫉妒心人皆有之,但如此之极端的还是极为少见的。

2,这个***中,可以看出凶手的手段之凶残,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其价值观的影响自小受到生长环境中原生家庭的影响较大如果父母对其忽视,那么外来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就会和父母的忽视累加甚至加倍增大。一个十三四的孩子下手 如此之狠也真的算是极端了。

不管是如何,人的行为是其心理思想和性格的体现。就这个案例中,凶手的家长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回答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其父母对其心理和情绪的变化是长期缺少感知的,更没有做到这方面的有意识正向疏导和引导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不停的“催”,后果会怎样?

我们家长必须认识到,轻微拖延是还只正常的,毕竟待在舒适区是人类的天性。孩子越拖,家长就越急,你越催,孩子越拖,往往严厉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拖延的孩子。

如果拖延比较严重,就要考虑孩子拖延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孩子不够自信

孩子害怕挫折

孩子的压力很大

孩子是完美主义

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1、停止做一个严厉的父母

2、父母要以身作则

3、把大目标划分为小任务

谢谢邀请。

当面对孩子的“拖延症”,估计大部分家长都不能淡定。

孩子的拖延症,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做某些事情的技能还不娴熟,所以做起来速度慢,让家长觉得怎么会这么慢。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性格或者专注力的问题,反应起来比较慢,做起来事情就会让急性子的家长觉得抓狂。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家长的指示太过于笼统,导致孩子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家长的“催”,其实是对孩子天性的一种“揠苗助长”,家长应该分析具体的情况,根据具体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块”起来。而且太明显的带有语气的催促会让孩子一边生出依赖的心理,导致自理能力更弱,另一方面也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会有畏难的情绪,更不愿意去做困难的事情。

所以,对于孩子的一般程度的拖延症,家长不要催,家长可以***取几种办法,让孩子慢慢的快起来:

1、给出明确的,更加具体的指令:比如早晨上学觉得孩子慢,不要说:快一点上学迟到了,要说:快把袜子和鞋子穿好,我们一起拿好书包和水壶,出门上学。

2、忽略失败,强调进步。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要强调,比如说:今天比昨天出门早了5分钟,果然穿衣服快了。

3、一起训练,提高熟练程度。每一个技能都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和孩子多多训练,一定会越来越快。

父母和孩子似乎就是一对天生冤家,尤其是对孩子的拖延习惯。父母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喜欢拖延、磨蹭,难免会对孩子责骂和大吵一顿,这个时候孩子难免会出现抵触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家庭关

每个脾气暴躁的父母背后都会有一个爱拖延的孩子。孩子一直在挑战做父母的底线,而做父母的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爱拖延,难免会发脾气,但父母想过孩子喜欢拖延的原因吗?只是一味的催促,似乎作用并不大。

首先,父母的“催促”会让孩子怎样

1,脾气暴躁

父母总是嫌弃自己的孩子,拖延似乎是现在孩子们的常见问题。当父母慢慢的失去耐心时,脾气暴躁就会开始对孩子大吼大叫并责怪孩子。孩子也会对父母非常不满,逐渐变得对父母产生抵抗,所以简单的靠吼出来的孩子,长大之后脾气也会很差。

2,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对父母的唠叨不满会让孩子感到烦恼,他们的孩子会变得更加烦躁。这通常有两个原因,首先,孩子对父母的催促是非常厌烦的,而为了反抗父母,就会出现和父母对着干。其次,孩子有了抵触心理,面对父母的催促,会变得更加不听话。

3,不喜欢独立思考

父母总是想不停催促孩子做事,表明父母不够有耐心。面对孩子的拖延,很多父母很少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甚至会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这样长期下去孩子就会慢慢变得不爱思考,家长的做法也会适得其反。

家长要知道简单催促孩子所造成的影响,不要催促孩子太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时间。还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学会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并给他们更多的成长机会。

我自己的案例,和很多人讲过了,今天再说一遍。可能是我骨子里是个很倔的人,小时候,我看见地上脏了,或者饭后桌子上有垃圾,我本想等手里的事情做完去干活。这时候,如果我妈(大部分时候是我妈)说,你去把地扫一下!我就会说我就不去!本来我已经想到的事,这时候你来说,就是指使,就是责怪我没有去做。我就偏不去!这就是越催越懒的表现!这时候,如果家长问,你玩儿完这个准备什么啊?还有几分钟完?你也许会得到一个你想要的回答!

对于孩子的恶作剧行为,父母应如何做?

面对孩的恶作剧行为,父母应该如何做?请看看下面案例,相信你会有答案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喜欢半夜爬起搞恶作剧,你会怎么做?生气、批评、讲道理,甚至揍他一顿。下面这个故事,也许 让我们的思路重整。 “在英国,有个叫夏山的学校,有个学生经常半夜偷偷的溜出去,搞各种恶作剧。老师们头痛不已,批评也批评了,讲道理就讲道理,可是还没能阻止他这种行为。校长——尼尔想出一个特别的方式。一天晚上,他穿上滑稽的服装,扮成一个匪徒,在半夜的时候,悄悄的把这个学生叫醒,问他要不要和他一起去作案呢?你猜结果怎么样?这个学生一口拒绝,还义正言辞的教训校长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哈哈!这个学生的恶作剧的问题也无疾而终” 是什么阻止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是游戏力的威力。这个游戏让这个孩子反观到了自己,多么可笑的行为。从而终止了这种荒唐的行为。

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教给父母如何通过游戏来和孩子联结,培养自信心,甚至完成心理康复。父母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对孩子的恶作剧,如果无伤大雅,大可一笑了之,随他而去。

孩子有时候做恶作剧单纯只是为了好玩,求关注等等,同时,小的恶作剧也需要孩子提前设计剧本”,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如果恶作剧对身边的人造成困扰,家长应该对孩子[_a***_]批评指正,明确这样做的后果和造成的影响,并告诫孩子今后不能这么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案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