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学教育与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学教育与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 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 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有密切关系,因而对于它的研究 对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 :
① 以教育学的体系为依据,研究培养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法。
②认为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结 构,并根据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来确定它的理论体系,探讨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终身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③认为没有必 要把教育心理学从普通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完全可以应用心理学的理论知 识于教育工作,探讨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原理,说明加速人的培养的途 径。
④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 价问题,应当着重研究学习理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 至于儿童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心理卫生、个性等,除非与教育和教学直 接有关者外,不应归入教育心理学,而应当归入普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中去。
⑤认为教育心理学应着重研究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出现的各 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的规律,并结合实际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直接促进 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提高质量,以最好的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综合上述意见,教育心理学虽与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 它主要是研究在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因此具有自己的特点。
“教育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
他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不仅在俄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发展史学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
其后,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但由于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因此,并不意味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了。
由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教育学运动”。“实验教育***动”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
他们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思想,深深打动了欧美的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实验教育运动。这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扩展资料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1867年出版《教育人类学》(此书的中译本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一书。
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Л.Ф.Калтерев)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于1877年出版。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体系,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学教育与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学教育与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6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