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发展心理学简答题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何特点?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讲述活动的特点有哪些呢?
  3. 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
  4.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幼儿心理学一样吗?

发展心理学简答题幼儿语言发展有何特点

3到4岁的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发出的有些语音不够准确和清晰。

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常用词,但对词意的理解较肤浅和具体。他们已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能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语言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4到5岁的幼儿基本上能够听清和发清楚全部语音,已能听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在迅速增加,在使用简单句子的基础上,语言逐渐连贯起来。5到6岁的幼儿在成人正确的教育引导下,能够发清楚全部语音,并能听懂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掌握表示类概念的词汇以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语言的连贯性有所加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讲述活动的特点有哪些呢?

1、讲述活动具备一定的凭借物: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儿童准备的或儿童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境等。

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讲述活动为儿童提供的是一种学习和运用比较正式的语言进行说话的场台。

3、讲述活动的目的是锻炼独白语言:讲述的独白语言特性,要求儿童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4、讲述活动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讲述时,儿童需要感知理解一定的凭借物,借助对这一凭借物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构思组织自己的独白语言,从而独立完整地编码。

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

1.提出了“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的教育观:“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

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五指活动如五根手指,是一个整体。(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

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一、树立正确的家教

二、重视父母的作用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要求:

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2、父母步调要一致;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三、陈鹤琴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

四、陈鹤琴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

1、课程的民族性;2、课程的科学性;3、课程的大众性;4、课程的儿童性;

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6、课程的现实性;7、课程的适合性;8、课程的教育性;

9、课程的陶冶性;10、课程的言语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幼儿心理学一样吗?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_a***_]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言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