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龄期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龄期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主要涉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原则和方法等。
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学习心理,主要涉及学习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类型。进一步介绍主要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等。
4、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主要涉及知识概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等。
5、问题解决与创造,主要涉及问题解决的基本涵义、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动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8、学习策略,主要涉及学习策略概述、常用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掌握等。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学科,涉及多个方面的课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学相关课程:
1. 儿童发展心理学:介绍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过程。课程内容可能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发展特点和理论。
2. 儿童心理疾病与诊断:介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如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和情绪障碍等。课程内容可能包括病因、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
3. 儿童心理评估:介绍儿童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智力测试、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等。课程内容可能包括评估的原则、技巧和结果的解读等。
4. 儿童心理治疗:介绍儿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家庭疗法等。课程内容可能包括治疗计划的制定、干预策略的选择和效果评估等。
儿童期的年龄范围是在7岁到12岁前。在此阶段的发育期是比较稳定,除了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基本接近成年人,在教育以及生活环境影响下,儿童的认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等方面都需要发展,所以,平常要促进儿童的各方面发育成长,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物质要补充好,多进行锻炼或者运动,这对新陈代谢能力,血液循环,体格发育比较重要。
从出生到18岁之前都属于儿童期。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婴儿期(1至3岁)、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少年期(12至15岁)、青年期(15至18岁)。
从出生到18岁之前都属于儿童。不同年龄又有不同的分期,如0-1岁为婴儿期,1-3岁为幼儿期,3-6岁为[_a***_]期,6-12岁为学龄期,12-18岁为青春期。
在各年龄段要注意不同的保健内容。如一岁前身体免疫力差,要注意一些先天性疾病和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病的发生,1-3岁要特别注意安全,谨防意外发生,3-6岁要注意体五官保健等。
不管哪个年龄段都要定期到儿童保健科进行发育检测,以尽早发现偏离给予及时干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龄期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龄期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0751.html